大家到南京来做客,游览了秀山丽水、领略了人文历史、品尝了风味美食,但大家和南京人交流中能不能听懂南京话呢?对南京白话中有些特定的词语是否理解其中的含义呢?

南京话有哪些种类(体会独特的南京白话)(1)

老南京话又叫“南京白话”或“官话”,虽然南京在地里位置上更接近苏州、上海等吴语区,但在发音上更接近北方地区方言,属于北方语言系统中的江淮次方言。这是因为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全国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都在南京定居,造成了南京历史上是个移民城市,他们把各地方言带进南京,和南京本土语言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了南京白话,既不像吴侬软语,也不像江淮方言,在江南一带独树一帜。明成祖朱棣把首都迁往北京,南京话也跟着北漂,所以南京话和北京话在发音上极相似。北京话带儿化音,南京白话也带儿化音,例如:我们吃饭的碗,南京白话叫“碗儿”,读作二声;用的筷子,叫“筷儿”,读作平声;锅盖的盖,叫“盖儿”,读作平声,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

南京话有哪些种类(体会独特的南京白话)(2)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南京,从他的文字中,也能发现南京白话的踪迹。例如:

第二十四回里便出现了这一典型南京话:“贾芸听他刀(叨)得不堪,便起身告辞”,这句话中的“韶”字就是典型的南京话,读作“shao”,二声,表示说话 啰嗦;

第九回中:茗烟在窗外道:“……那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们……”,这里硬正读作“eng,zen”,一声,表示强硬的意思;

南京话有哪些种类(体会独特的南京白话)(3)

江宁织造府--曹雪芹出生地方,现为江宁织造博物馆

其实现在南京话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小,日常的工作中和对外交流中,都使用普通话,只有回到家中和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在一起时才讲南京话,而且是改良过的南京话,老南京白话已经很少听见了。现在能讲老南京白话的人主要居住在城南一带老南京人,,他们都年事已高,加上近几年城市化的改造,人口分散出去,老南京变得越来越稀少,也许再过若干年,我们只能在舞台上才能听到正宗的老南京白话了。

南京话有哪些种类(体会独特的南京白话)(4)

我作为南京人的后代,我将我所听过的南京话中一些独特词语分享给大家:

1、孤拐:一是解释为颧骨,二是解释为脚踝

2、拾搭子:表示主动上前和人搭话、啰嗦,也称“十里八达”,从这字眼看,拾搭子的语言能力和料理、交际能力非同一般。

3、癔怪:表示恶心、厌恶的意思。比如,你今天上班穿的大红大绿,很显眼,南京人就会说:“哎呦,癔怪死了”

4、夹生:表示一个人脾气古怪、难以相处。比如,南京喜欢打麻将,三缺一,打电话给某人,但他就是不来吗,,让你们也打不起来,这是这三人就会说某人夹生死了。

5、小炮子子:表示调皮捣蛋的小男孩

6、胎气:不是怀孕妇女的那个胎气,字面上很难解释,南京人理解为“讲义气”的意思。例如:张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李四二话不说给张三解决了困难,还不要酬谢,这是张三就说李四“胎气”。

7、刷刮:表示做事利索,不拖拉。过去媒人给人介绍对象,介绍女方时,多用“这姑娘做事刷刮呢”,意为做事勤快,是持家能手。

8、老巴子:家中排行最小的子女。

9、搛菜:就是吃饭时夹菜的意思。据说“搛”这个字是曹雪芹创造的。

10、算活拉倒:算了、罢了的意思。例如:张三叫李四逛街,李四不肯去,张三就说“不去算活拉倒”。

11、啊是滴啊:这是南京人的口头禅,表示“是不是”的意思。南京人询问对方意见是,通常开口都以“啊”字打头,例如:啊晓得啦(你明白吗的意思);啊好玩啊(好玩吗的意思);啊吃过啦(问你吃过饭没有)。

12、犯嫌:讨厌的意思,有亲昵的成分。热恋中的小伙偷偷亲了一下姑娘,姑娘脸一红说:“犯嫌死了”

13、二五郎当:这也是南京人的口头禅,用来骂人神经病,做事不着调的意思。

14、挺尸:骂人的话,说这人睡觉难看。

15、嚼蛆:骂人的话,意为乱说话、挑拨离间的意思。

16、安生:指安静下来、消停的意思。

17、多大事啊:两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起来,甚至动手,这是劝架的来了,说了句“多大事啊”,意思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或再大的事情也能解决。这句活也提现了南京人豁达、开朗的性格。

18、小杆子:指年轻小伙

19、潘西:指漂亮女孩,谈对象叫“叙潘西”,这是现代南京话,不是老南京话。

20、稀:表示“非常非常”意思。例如:老母鸡不容易煮烂,老年人吃不动,这时候就吩咐烧菜的人,用小火多炖点时间,要炖的稀烂。

南京话有哪些种类(体会独特的南京白话)(5)

好了,我只晓得这么多了,真正要了解南京,就得先学会南京话,真正要了解南京,就得要走街串巷,去感受南京的烟火气,去体会南京人的市井生活。往往最正宗的小吃就在某条小巷里,最动听的故事就在南京人的话里。来吧,南京大萝卜等着你[小鼓掌][小鼓掌][小鼓掌]

南京话有哪些种类(体会独特的南京白话)(6)

南京话有哪些种类(体会独特的南京白话)(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