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海宣布

自6月1日起,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本市住宅小区恢复出入。根据全市统一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村民出门回家、复工复产员工上班下班。

同时,有关部门强调:

为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本社区的居村民进入时还需遵守一些必要的防疫要求。

一、要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

二、要主动扫出入口的“场所码”,亮“随申码”绿码。如果出入口布设“数字哨兵”的,可以出示“随申码”(或实体身份证)刷“数字哨兵”进行核验。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无法扫码、亮码的居村民,单独出行时,可使用纸质离线“随申码”和本人身份证。

那么,这两天

上海市民能否顺利进出小区呢?

记者随机抽样调查了本市34个小区

结果发现:

目前,各小区进出条件,并不相同

出现红码的小区要隔离多久(你家小区啥要求)(1)

部分小区:居民出入

需要72小时核酸报告

根据随机抽查的34个社区出具的“告居民书”显示,有22个小区罗列出进出小区所需要求(如上图所示)。

其中——

10个社区在居民进出小区时,除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外,还要求居民出示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馨庭社区、长泰东郊居等居委会针对没有核酸报告的居民或超过72小时的居民,要求在小区门口做抗原,或让其在核酸亭做好核酸;

龙柏六村则表示,发现72小时未做核酸的居民,会督促其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

有5个居委要求,居民至少每周做一次核酸,并告知逾期将赋黄码。

对此

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

表示出担忧

小区里没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对于不常出入小区的老人和小孩,以及腿脚不便的居民,是否还是需要72小时做一次核酸?

如果不定期核酸的话,是否会赋黄码?否则,一旦遇到外出就医等紧急情况,是否会造成出行不便?

另外,如果核酸报告超过72个小时,还能回家吗?

出现红码的小区要隔离多久(你家小区啥要求)(2)

据了解,根据之前的通知

本市赋黄码的规则如下:

解除隔离观察后处于健康监测期间的密切接触者;

密接的密接;

中风险地区来沪人员;

核酸筛查“应检未检”人员等四类人群。

截至目前,上述规定

尚未发现有变化

部分小区:禁止外卖快递进入

同时禁止装修

此前,在5月31日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对于非居住在本社区的,除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扫码、亮码外,还要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符合条件即可进入社区。

其中——

对于快递员、外卖员,提倡无接触服务;

对于上门服务的家政员、护理员等服务人员,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设施的维修人员,需经服务对象同意;

对于看望亲友的访客,亦需经得亲友同意。

在记者收集到的小区“告居民书”中,超过一半小区明确:快递外卖人员须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可以凭绿码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进入小区配送物品。

但也有松江新桥镇明华社区、和畅公寓、龙柏六村、富平居委会等16个居委要求:快递外卖不得进入小区。

此外,包括徐汇田林爱建园、沁春园一村居委等在内的4个小区,对于居民装修暂不开放。

此前,反复强调

防止政策执行出现走样变形

“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

但为何总有“明知不可而为之”?

其实,有的时候,基层工作者明知层层加码是不对的、不必要的,但到临到执行,却也自觉不自觉地加上几码。

解决层层加码问题,本质上也是为基层“减负增能”的问题,需要给予基层清晰明确的信号,要有“负面清单”,有时也要有“正面清单”。

“正面清单”意味着,在一些特别需要讲求专业、科学,基层未必样样精通,却又需要基层支持配合才能做好的工作,必须尽可能给予清晰的操作规范和手势,让执行层不仅知道为什么“应该做”,更知道“怎么去做”。

“负面清单”,自然是明确什么不能做,并且不只是喊话——对于那些不合全局要求、群众反映强烈、明显属于懒政的“加码”和“一刀切”,应有督查、整改乃至问责的手段。

“杜绝层层加码”

同样应当成为一条清晰、管用、

有约束力的“红线”

疫情防控也好

其他各领域工作也罢

都要有这样一条红线

划清了这条红线,

解决许多问题,人们会更有信心

更能上下同心

新闻晨报(记者:荀澄敏 唐玮 何雅君 王嫣)、上观新闻

来源: 新闻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