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识#​

#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飞蛾为什么要扑火#​

众所周知,飞蛾绝大多数是在夜间活动,喜欢光亮,有趋光性。

说到趋光性,我们经常会在夏天看到路灯下,篝火旁有几只飞蛾在盘旋,一直也不肯离去。古人则有“残灯一盏野蛾飞”的诗句来记录当时看到飞蛾的情形,当然,成语“飞蛾扑火”则是直接向我们说明了飞蛾对于光的喜爱。

那么,为何飞蛾会对光如此“情有独钟”呢?有人认为它是在灯下捕食,但是飞蛾的进食方式是靠吸取植物汁液为食,所以说,灯下捕食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实,飞蛾在灯下盘旋,并不是因为它喜欢光,而是因为它“迷路”了。飞蛾夜间出行,是靠月光的引导的。它的眼睛是由许多的单眼组成的复眼。

月光始终会从同一个方向投射过来,飞蛾就根据这股光线前行,如果光线消失,就说明遇到障碍物了,它就会调整飞行角度,重新找到那股光线,就可以继续前行了。

这时候,如果出现灯火或火光,那么也会投射到飞蛾的眼睛里,而原来的月光就被替代了,成了灯光或火光在引导飞蛾前行。

可是灯光或火光由于距离近,飞蛾按照这股光线一直前进,超过了灯或火的位置,原来的光线就会消失。

飞蛾只好调整角度和方向,再次寻找到光线,可光线马上又会消失。于是,这样周而复始,飞蛾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超出位置,又不断地调整方向,我们就会看到飞蛾在灯下不住地盘旋,就像一只迷路的羔羊。

为什么蛾子会扑火(飞蛾为何会执着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