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之前,说点题外话。

下午和朋友讨论《水浒传》中两大荡妇阎婆惜和潘金莲的时候,朋友说她俩都失去了婚姻自由。说潘金莲没有婚姻自由,我是同意的,但是阎婆惜,我觉得她是有的。

首先,宋江出钱给阎婆惜葬父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乐善好施,是阎婆自己上赶着要把阎婆惜嫁给宋江做小;其次,在招文袋事发之后,宋江明确答应任从阎婆惜改嫁张三,并且附赠之前送给她的那些衣服首饰。是阎婆惜自己贪得无厌,钻进了钱眼才惹怒了宋江,最终导致自己死于非命。

后来又一个朋友说阎婆惜之所以问宋江要钱,是有理由的。阎婆惜当初之所以卖身葬父,就是因为缺钱,没有宋江的那一百两金子,她未必能嫁张文远。她认为阎婆惜有人身自由但没有经济自由,潘金莲有经济自由但没有人身自由,并且举出了潘金莲出钱让武大郎另外典房的例子。

武大郎买得起房(水浒中武大郎的房是自己典的)(1)

后面就很好玩了。潘金莲出钱这段我知道,但我觉得潘金莲又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无非是之前在张大户家里当丫鬟时候带过来的一点首饰。阎婆惜最起码是个职业卖唱的,只要想有收入,还是可以有的,潘金莲虽然技术上也可以,但毕竟没有从业经验。论经济自由,潘金莲也不见得就比阎婆惜要强。而且我总觉得潘金莲最多就算是凑点钱,所以,我就去找了一下水浒传的原文。

这一找,问题就出来了,下面贴上水浒原文:

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此日,正在县前做买卖。

水浒传上并没有说潘金莲出钱的事儿。这可就纳闷了,潘金莲出钱的事儿我是知道也绝对看过的,开始我以为是版本的问题,又找了几本《水浒传》的电子书,还是没有。于是我就想到了另外一本有潘金莲武松西门庆等人的书。

武大郎买得起房(水浒中武大郎的房是自己典的)(2)

没错,就是《金瓶梅》。

果不其然,在金瓶梅的第一回,我找到了潘金莲出钱的出处。下面贴上原文:

因此武大在紫石街又住不牢,要往别处搬移,与老婆商议。妇人道:“贼馄饨不晓事的,你赁人家房住,浅房浅屋,可知有小人罗唣!不如添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住,却也气概些,免受人欺侮。”武大道:“我那里有钱典房?”妇人道:“呸!浊才料,你是个男子汉,倒摆布不开,常交老娘受气。没有银子,把我的钗梳凑办了去,有何难处!过后有了再治不迟。”

问题是解决了,但我又有新的问题了。为什么《水浒传》里没写潘金莲出钱,到《金瓶梅》中潘金莲就有钱了呢?

潘金莲有没有自己的钱呢?应该是有的,但正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无非就是从张大户家里带出来点首饰衣服,数量绝不可能多,应该不至于比武大郎这个小商贩的钱要多。

武大郎买得起房(水浒中武大郎的房是自己典的)(3)

要知道在《金瓶梅》中,十几两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四五两银子在书中都可以买个小丫鬟了,就连书中后二三十回的主角庞春梅当初被西门庆买进府中也不过才花了16两银子。

所以,我认为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的时候,光凭嫁妆是拿不出这笔钱的。

那么,为什么水浒传里拿不出钱的潘金莲到金瓶梅里就能拿出来了呢?大开脑洞之下,我觉得我好像找到了答案,问题在于潘金莲和张大户的关系。

在水浒传中,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后,就和张大户没什么纠缠了。而在金瓶梅中,两人还是时相过从的,下面贴上一段原文:

这武大自从娶了金莲,大户甚是看顾他。若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大户私与他银两。武大若挑担儿出去,大户候无人,便踅入房中与金莲厮会。武大虽一时撞见,原是他的行货,不敢声言。朝来暮往,也有多时。

也就是说,潘金莲在嫁给武大郎后,还和张大户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武大郎没本钱做炊饼,张大户都会私下给他钱。那伺候张大户的潘金莲,会不会有什么额外收益呢?

武大郎买得起房(水浒中武大郎的房是自己典的)(4)

答案是非常明显的。如果看过《金瓶梅》的话,都会知道西门庆和家中仆妇勾搭的时候,一般都会给点东西。要么直接给银子,要么就含蓄一点,给衣服或者给首饰,出手一般都蛮大方的。鉴于对金瓶梅也不是太熟,这里也就懒得去找具体证据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西门庆和宋惠莲、王六儿、贲四嫂以及潘金莲等人的钱色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