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24时,公路运输车辆累计向湖北运送消毒液、医疗器械、防护服等疫情防控及相关生活物资42.43万吨。这一数字背后,离不开成百上千名卡车司机不舍昼夜的“逆行”,他们奋力为这场防疫物资供给战打通“生命线”。

云南运输“老兵”白永敬 两赴湖北 一路礼遇

38岁的白永敬是一名有20年驾龄的老司机。疫情期间,他两次从云南运送蔬菜到湖北。

“我是党员,我先上”

2月初,为支援湖北人民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上汽红岩玉溪百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简称玉溪百凯)联合多家企业向湖北咸宁捐赠蔬菜。在与咸宁当地政府联系妥当后,谁去送菜成了问题。“我是党员,我先上!”来自云南玉溪的白永敬第一时间报了名。

在主动接受援鄂运输任务后,白永敬心里却有点忐忑:家人会不会反对?出乎意料的是,家人都很支持他。妻子说:“你是党员,支援湖北是你的责任,我们在家等你平安归来。”

2月6日凌晨3点,白永敬和同行司机在云南曲靖装好蔬菜后,当即驾驶卡车出发。为了保持蔬菜新鲜,白永敬和另一名司机轮换休息,几乎是“人停车不停”地赶路。曲靖距离咸宁1760公里,他们仅用了31个小时。

2月7日上午10点,白永敬到达目的地——咸宁向阳湖镇。“和负责卸货的工作人员聊天后,我才知道向阳湖镇只有一个超市可以买菜,我们运送的这批蔬菜是当地封城后接收的第一批捐赠物资。”白永敬说,“从当地人的眼里和话里,我能感受到深深的谢意。虽然这一车菜不够一镇人吃,但能帮一点是一点。希望湖北人民坚持住,我一定还会再来送物资。”

2月22日,白永敬再次出发,从云南玉溪运送物资到武汉。“只要组织有要求,我还会跑第三趟、第四趟……”白永敬说。

致敬交通员(平凡运输人挺身)(1)

白永敬。 光宇供图

“这一路,我收获了无数感动”

在采访中,白永敬说他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好人,有送水的、送饭的,“他们都用敬佩的眼神看着我,我觉得这一趟车跑得值。”

“去湖北路上,我们在贵阳一个服务区休息时,工作人员看到车头上‘捐赠湖北蔬菜’的横幅,默默地把一箱矿泉水和方便面放到我们车里。”白永敬说,经过收费站时,工作人员向他们敬礼致意;在微信群里,家人、朋友、同事轮番给他鼓劲儿,这些都时刻温暖着他的心。

第一次出发前往曲靖装菜时,刚下高速,白永敬就发现车辆出了问题。“不巧的是当时车上没有备用零配件,我很着急,赶紧打电话给上汽红岩服务站。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他们知道我要去援助湖北后,专门派人开3个小时车赶过来,用了不到10分钟就把车修好了。”白永敬说。

云南山路坡陡弯急,玉溪百凯还在发车前派出维修工程师,对白永敬驾驶的车辆进行全面免费体检。“上汽红岩在全国成立了200多支‘红岩战疫保障队’,我们随时待命、随时出发,全力支持援鄂运输。”玉溪百凯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上汽红岩推出了5项战“疫”保障措施,积极保障各项援鄂运输。

山东爱心志愿者杨玉亮 一人一车 疾驰湖北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山东卡车司机杨玉亮暗自下定决心去湖北运送物资。他关注了很多货运平台和微信群,但急需的都是4.2米、6.8米和9.6米的货车,他的17米厢式货车一直没能匹配到合适的货源。

“人车待命,无偿支援”

情急之下,杨玉亮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人车待命,无偿支援”的消息,寻找去湖北的合适货源。1月27日,正月初三晚上,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一条去湖北运送应急物资的信息,“机会来之不易,我当天晚上就和对方定了下来。”杨玉亮说。

杨玉亮说,如果这一趟去湖北是有偿运输,他是绝对不会干的,“在这个时候去湖北送物资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坚决不能收费。”

正月初六一大早,杨玉亮收拾好东西。他对小女儿说:“爸爸现在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你长大以后就懂了。”出发后,父亲在电话里没有责怪杨玉亮不辞而别,只是不断地叮嘱他要做好防护、多注意安全。面对父亲的关怀,杨玉亮有些愧疚,却斩钉截铁地说:“这件事,儿子不后悔。”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到达集合点后,杨玉亮发现这次援鄂运输还有另外2辆车,他们负责向湖北黄冈运送22吨84消毒液、40吨消毒粉和260套消毒器,杨玉亮负责将20吨消毒粉和320套消毒器送到湖北宜昌。

致敬交通员(平凡运输人挺身)(2)

杨玉亮。 光宇供图

装完车已是晚上9点,所有人顾不上休息就出发了。按照计划,车队出山东后经河南进入湖北,全程大约1400公里。第二天上午10点,车队进入湖北境内,杨玉亮单车赶赴宜昌。晚上8点,杨玉亮距离宜昌不到200公里。经过1200公里的长途跋涉,他依然精神饱满,甚至有些激动,“想到医护人员在等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玉亮感慨地说:“路上,我遇到的无论是大车还是小车司机,看到我车上挂的条幅后都会鸣笛致敬。能为湖北人民做点事,我觉得太荣幸了。这一路,陪伴我的‘老朋友’欧曼ETX重卡也没有给我‘掉链子’,路上没有多耽误一分钟。”

最终,杨玉亮顺利到达目的地——宜昌红十字会接收中心,卸货、吃饭、开通行证明……没有多停留,杨玉亮立即返程。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杨玉亮放弃了当地安排的临时隔离住所,选择在车里自我隔离,“我习惯了车厢里的生活,这里是我第二个家,设施也还齐全。”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对杨玉亮而言不是一句空话,他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去湖北运送物资。“说实话,我也犹豫过,但国家有难,我应该出份力。比起一线医护人员,我做的这点事情不足称道。”杨玉亮说,返程后他还想继续跑车,努力挣钱,只要国家有需要,他想再出钱出力,尽一个普通人的中国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