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在《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之前,已经被改编多次,献上大银幕但这部《西游记之再世妖王》,是第一次将“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这一回故事改编献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西游记最新国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游记最新国漫(西游记之再世妖王)

西游记最新国漫

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在《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之前,已经被改编多次,献上大银幕。但这部《西游记之再世妖王》,是第一次将“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这一回故事改编献映。

在原著的这一回故事中,五庄观镇元大仙座下两个童子,奉命摘下两枚人参果,给唐僧师徒,但唐僧婉拒,两个童子就偷吃了这两个人参果,恰好被猪八戒窥见。猪八戒怂恿孙悟空偷得三枚人参果,与众师弟分吃,事情败露,童子对孙悟空不依不饶。孙悟空一怒之下,把人参果树仙根铲除,推翻在地。镇元大仙以三日为限,让孙悟空找到医治果树的办法。

但在这部改编的《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中,三日期限变成了人参果树之下镇压的妖祖元蒂被孙悟空无意放出,它在三日之后就会恢复本体。于是孙悟空等人必须在三日之内捉住元蒂,救出师傅。

在影片中还有一些值得解读的细节,需要与原著结合来看。片中,孙悟空在初进五庄观的时候,说了一句“只供天地,不供三清,真够狂的”。说的是镇元大仙不肯臣服于道教,他们师徒四人,镇元大仙只给两枚人参果,还有童子们对于唐僧的态度,也显露出了镇元大仙对于佛教不肯臣服的态度。镇元大仙本是儒教教主孔子的化身,因佛教和道教的宣扬,儒家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镇元大仙心里并不是滋味。但他依靠人参果,长生不老,号称与世同君、只拜天地。所以观中并没有三清的供位。

后来,兄弟三人上山去找元蒂,孙悟空在山神庙中等山神,等来的却是元蒂附身的山神,山神庙前的红幡上的翡翠接连破碎。玉器辟邪去凶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流传,古人在玉璧上雕刻花纹来祈求吉祥。影片中妖祖元蒂的邪气竟然将翡翠轻而易举地冲破,可见他的实力不容小觑。

而这部动画电影与其他版本相比较,对于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的角色刻画,更接近于佛教法则中的根本烦恼,“三毒”——嗔、贪、痴。

高冷悟空——嗔妖

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嗔是地狱之源,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嗔恨之所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是因为嗔之本质是恶意的,恶意在对别人之时,则其无形的反作用也会伤害自己。所以,佛经中说,极度愤恨的怒火,给人带来的灼痛实不亚于地狱之火。

孙悟空在片中没了电视剧中的猴子的顽劣本性,整场都以高冷面孔示人。发怒的时候将人参果树连根打坏,将嗔妖的特质显露无疑。

京腔八戒——贪鬼

三毒的贪欲指的是渴求,依凡夫的习性,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自然想要执为己有,这就是贪欲。贪欲是一种向外的追求,意味着内里面缺少点什么,所以必须向外追求,以满足此渴望。

贪欲的表现是由渴望到追求,由追求到占有,然后占有欲又继续增长、扩大。

猪八戒在这部动画中有着一口贫嘴的京腔,开口就能逗乐观众。在一开始见到两个仙童的时候,竟误以为是女儿家,便出口调戏。吃了一个人参果之后,还不满足,贪鬼的本质让他求孙悟空再去给他摘一个。在山神庙的时候,八戒二话不说就跳到供台上面找吃的。在《西游记》原著里,唐僧被妖怪抓走了以后,猪八戒多次要分盘缠,贪鬼的特征在他身上尤为明显。

呆萌沙僧——痴魔

痴,是愚痴,“三毒”中的愚痴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无明。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以痴为根源产生贪和嗔,没有痴,就不会有贪和嗔,所以佛教特别强调痴是一切烦恼及痛苦的根本。

沙僧在这部影片中一直都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样,在其他关于《西游记》的影视作品中,也一直都是最没有主见的那一个,这些都是愚痴的特征。但他是兄弟三人中对佛教最为敬仰的那一个,在《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中,只有他经常行佛礼。“没有痴,就不会有贪和嗔”,所以他必须是最为皈依的那一个。

但是,他们虽然性本三毒,却成为了去西天取经的三个主力。而影片中唐僧的柔弱设定,更凸显出了三个“妖僧”的形象。懦弱的唐僧虽然不在孙悟空打人参果树的时候念紧箍咒,但是却在面对强大的妖祖元蒂的时候,有着“我身虽死,但心不死”的慷慨气度。

如果没有唐僧,没有这师徒一场,他们三人也不会成为天下苍生的救世主。正是唐僧这份心系天下苍生的普世之心,才感召了他们。真正的佛心,会让“嗔、贪、痴”这三个毒性,转化为佛性。

影片中的“果子精”,是佛祖座下一名弟子的一股真气。它并非妖,而是一种佛性的化身。它与金蝉子一样,都可以做出“以身饲虎”的牺牲。

它用自己的真气,救赎被妖魔化的平民,不惜自己的真气被耗尽,无法转世。在唐僧被元蒂抽取金身的时候,唐僧亦是一种大无畏的状态。

他们的佛性,化为了三个“嗔妖、贪鬼、痴魔”的心。妖怪不但有善恶之分,也有有心无心之分。心不死,身就不会死。

除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影片中其他妖精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鬼王山多目、灵溪洞九尾、豹头山虎口洞黄狮等妖怪头目各自身怀绝技,但都被三兄弟一招毙命。他们所参拜的妖祖元蒂,虽然在一开始,是孙悟空打不过的最强反派,并且将猪八戒和沙僧轻松打死。但最后还是邪不压正,孙悟空的力量由心而发,一棍将元蒂打得尸骨无存。

他们兄弟三个,是唐僧的徒弟,是“有心”的妖怪。他们舍身救苍生,所以最后一缕果子的真气,像心脏起搏器一般将他们复活。而那些没有心的妖怪,只能灰飞烟灭。

国漫发展至今,新鲜血液越来越多,都在为国漫这颗“心”的跳动输送能量。其实,这颗“心”的生命力并不是那么旺盛,但是它跳动的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强,只要我们肯给它一个存活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