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嗜醋,长达千年,乃至于醋这个饮食王国中不起眼的调味品成为一省之象征山西比起带着“火锅源地”标签的四川或者“正宗烧烤”头衔的东北,存在感似乎弱一些但在醋的世界,它绝对首屈一指老山西有所谓的八大怪,而头两句就是“汾酒窝头把客待,老陈醋也算一道菜”无数网友也曾被“饮醋机”这个山西人的发明所震撼据闻山西人竟还会在席间如劝酒般劝醋酸意浓浓,飘香太行我们自然不能武断所有山西人都嗜醋如命,但这个需要“饮醋机”,在十大名醋品牌中占有六席的大省,醋自然不可或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西人一年喝多少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西人一年喝多少醋(山西人为什么爱喝醋)

山西人一年喝多少醋

晋地嗜醋,长达千年,乃至于醋这个饮食王国中不起眼的调味品成为一省之象征。山西比起带着“火锅源地”标签的四川或者“正宗烧烤”头衔的东北,存在感似乎弱一些。但在醋的世界,它绝对首屈一指。老山西有所谓的八大怪,而头两句就是“汾酒窝头把客待,老陈醋也算一道菜”。无数网友也曾被“饮醋机”这个山西人的发明所震撼。据闻山西人竟还会在席间如劝酒般劝醋。酸意浓浓,飘香太行。我们自然不能武断所有山西人都嗜醋如命,但这个需要“饮醋机”,在十大名醋品牌中占有六席的大省,醋自然不可或缺。

人们喜欢甜因其带来的愉悦感,喜欢咸是因为缺了它食物就索然无味,但酸似乎是个让许多人避之不及的味道,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庞大的人群在漫长的时间里好这一口酸呢?

饮食风俗大多源于一地之山泽风物,而晋陕之地是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粮食作物,形成文明的区域。麦粟黍稷之产除了帮助祖先们填饱肚子,也衍生出了副产品:酒。而醋形成的主要途径就是环境中的微生物与酒精作用,最后导致酒精氧化。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也就是乙酸。而乙酸就是由酒精氧化而来。所以当环境中微生物丰富活跃,酒就更容易变质,从而产生醋。在华夏大地近五千年的最初两千年(仰韶文化到殷商时代),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两度,一月温度则高三至五度。这样的温度下,微生物便开始奏乐开始舞,与酒精疯狂互动。自然酒就坏了,但醋却好了。化学家和气候学家的工作让我们相信,醋便由此而来。

古人不会写化学方程式,但对醋的由来他们也自有解释。一种传闻是殷商时期,山西地区进贡美酒给纣王。但路途遥远,途中酒已变味。运送酒的工人们害怕,便喝光了他们认为已经有毒的酒来自行了断。但不仅没死,而且身体的不适也消失了。跑回山西后,他们如法炮制,就产生了醋。另一种传闻则涉及大名鼎鼎的“酒仙”杜康。他有事外出,所以让儿子照料自己正在酿的酒,但儿子疏忽,导致酒糟被泡二十几天,可在杜康打开酿酒的大缸时,却发现这个酿坏了的酒味道香醇,还带着酸味。所以无意中,他的儿子发明了醋。若真是如此,杜家对中国的饮食业实在贡献斐然。这些传说自然难以置信,但有意思的是,正如科学所展示得那样,两则传说都在醋的产生上指向了酒,在形成时代上指向了三代(夏商周)。巧,实在是巧!我们找不到谁发明了醋,但它无疑来源自造酒存酒的困难之中,产在华夏文明曙光初露之地,成于炎黄先民筚路蓝缕之时。工序层层改进,手艺代代相传,终致醋香浓郁,酸鲜绵长。

清代学者庄颁在《物原类考》中记载周时已有醋,又名苦酒或醯(xi),汉始称醋。而关于食醋最早的文字记录也来自描述周代礼制的《周礼》。醋可以说出道即巅峰。因为在这个中国文化刚启蒙的时代,制醋工艺已经成型。《周礼》记载周朝设有“醯人”专职来管理醯。而山西人现在仍会被成为“老醯儿”。此醯即彼醯,可见山西人迷上醋的年代之早。《食经》中记录,位于今天山西平陆县的虞国国君曾做了一种饮料,称为“虞公断腥酢”。酢是醋的另一种古称,且从断腥的功能来看也是一种类醋饮品。

北魏的农书《齐民要术》中专有一篇《作酢法》。制醋之法到当时竟然已经发展出二十三种形态。要知道,当时距离醋的绝佳搭档--辣椒进入中国还有一千年呐!辣椒还有千年的等待,但醋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据说作者贾思勰曾为著书到山西考察。彼时,山西晋阳城中醋坊众多。醋坊前会悬挂一个装醋的圆葫芦,谁想要买醋,便抬头找葫芦。

到宋元时期 ,醋就进入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列。而据说此时山西的太行,吕梁,“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在明代,太原有明太祖之孙“宁化王“朱济焕的王府,附近有一家专为王府酿醋的小作坊叫做“益源庆”,现在仍存有当时用来蒸粮食的铁瓮。清代山西清源的老字号“美和居“中的大师傅王来福改造了酿醋工艺,开启了老陈醋的历史。美和居1924年改号福源昌,生产的醋曾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参展并获奖。

一件事如果坚持做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那一缸醋持续酿三千年会是什么呢?答案还是醋,但此醋早已非彼酢,沧海桑田,苦酒散尽,陈醋登场,酸满人间。我国的食醋大多由粮食酿成,酿造大致三步: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也就是先在粮食中加入糖化剂,使其变成可发酵的糖;随后放入酒曲催化,形成酒精。这两个阶段实则在酿酒。最后一步是把酿完的酒敞口放置,在酿造车间环境中进行多菌种混合发酵。这样醋就初步完成了。但山西陈醋的下一步让它与众不同,那就是陈酿。陈酿即将醋放置九个月,讲究“夏日晒,东捞冰”:夏天曝晒使醋中的水分蒸发,冬天把醋中的水所结的冰捞走。如此一来,就减少醋中水分。陈酿后醋色泽和风味都发生变化,质地浓稠,香味醇厚。且老陈醋所用的酒曲与山西汾酒所用的一致 ,汾酒是好酒,自然要用好曲,好曲最后自然也能制成好醋。

陈醋站C位,但山西醋品种举不胜举。按类型还有普醋,双醋,特醋;按工艺分熏醋,黄醋,回流醋,封缸醋,淋醋;按原料能用玉米,高粱,小米,柿子,果醋,酒糟;而看地域则有闻喜小米封缸醋;河津家酿柿子醋;祁县高粱醋,忻县红粮皮醋,清徐回流醋,大同味醋。可谓处处有醋缸,处处不一样。

简单捷说,高品质让山西醋有了成为一种饮食风尚的条件。有如此悠久的制醋史,保证Made in Shanxi 的醋“醋”类拔萃。同时得益于悠久的种粮历史,山西面食甲天下。但不像如今,随便走进一家面馆都能在菜单前爆发选择恐惧症。在古代,菜肉之类“面的伴侣“有限,尤其在普通人家。而单吃面食难免寡淡,但醋是佐餐佳品,可以增加食欲,丰富口味。且醋得来十分便宜,路人纷纷转粉,因而广为流传。这些因素都让醋在一段时间里为人们所“尚”。

但要成为贯穿古今的“风”,还需要更多人来吹。古代大家一直吹的这阵风,叫“中医”,更确切得说,是“食疗”。“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唐代药王孙思邈大而概之地道出了“食疗”之于中医的意义。我们的先民很早便察觉到了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甚者更是把食和药等同。《周礼大官》列出了周代的四种医生,“食医”便位列其中。其工作估计是为周天子根据营养搭配选择食物。这不就是最早的营养师吗?先秦文献《礼记》也有对饮食有“春酸,夏苦,秋辣,冬咸”的建议。而《食疗本草》一书的在唐代的出现可谓划时代。作者孟诜崇尚“药治不如食治”,“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疗本草》中提到醋近五十次,常见“醋煎,醋煮,醋敷,醋浸,和醋服之”之语。可见古代医生对醋作为药的搭档十分看重。但它不仅是药的搬运工,也能作药。《本草纲目》说“醋酸温,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陈久而味厚气香者良”。李时珍相信喝醋益处良多,他便在《本草纲目》中疯狂安利,全篇共提到醋一千三百余次。因此山西有谚语: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 。

晋地古来水土多碱性,也就俗话说的“水硬”,如今亦是如此。原因是水土中含有较多钙盐与镁盐。而醋中的醋酸能与钙镁中和,减少难溶性的钙镁积聚,自然有利健康。醋因此除了调味品之外,也逐渐成了药,发挥“食疗“作用,来解决结石,牙齿脱落之类的“硬水症”。它的功效不止于此。山西历来产煤,今天依然是煤炭重地,长久以来燃烧煤炭成习惯。但烧煤产生一氧化碳易导致中毒,尤其在冬天。哪怕二十年前的山西,仍常有冬季煤炭中毒事件发生。而醋被相信能够解毒,中和吸入的一氧化碳,乃山西人家居家旅行之必备。虽然古人没有化学式也不懂其中的科学,但行之有效,便广泛效仿此习。如此醋便由食入药。“食药”的双重属性使其从爱好变成了必需品,从味道变成了疗效。

但醋在人间的变化旅程尚未结束,接下来它打破次元壁,由药入神。许多社会都有属于神圣领域的食物 ,很多人相信你吃了什么就能获得其特质。古代中国人对疾病的形成除了归咎于阴阳水火之外,还会在神魔身上找原因。因此在中国传统里,有药效的东西经常有神性。因为既然这些东西能够驱赶世俗里的污秽和痛苦,自然也可能消除信仰世界里的不祥和邪灵。如能祛湿止血的艾草,就被认为有辟邪的功能而在端午节被挂在门口。在东西方的传说里,能够杀菌的大蒜也常有相似的用处。在东方以之辟邪,而西方则用其驱赶吸血鬼。醋亦是如此,饮醋有益身体健康,而熏醋能够杀死有害的病菌,所以孕妇产房里熏醋是常规操作。因此醋便被看作是带有驱魔赶邪效果的饮品。《本草》说它“下气辟邪”,《食疗》相信喝醋能“消诸毒气,煞邪毒。多喝它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保健,在精神上也能得到醋能”驱邪“的特质,从而被净化。

醋既是食,又是药,还是“神”。那股酸爽的味道走过了中国人农业,医疗和信仰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到达了现代味蕾。山西人嗜醋的习惯,始于晋地种粮酿酒的自然条件,兴于中国重食疗的风尚,延续于调味面食的需要,而归根结底,长久于智慧勤劳的“老醯儿”们对它的不断改造,终于醋香溢三晋,酸名满天下!

附:

醋名的来历也有几段轶事。一说是纣王发现变质的酒竟然也是美味,尤其能去肉食的腥味,便唏嘘不已。所以当他的爱妃妲己问此物何名,官员灵机一动,说叫唏,也就是醋的古名醯。二说则关于醯变醋。汉代文帝时,太后觉得醯不顺耳,便想改个名字。有大臣建议当年为癸酉年,当日为二十一(廿一)日,把年月合并,便成了醋字。此外也有,因为醋是酒多发酵了二十一天而成的,所以以酉(酒的古称),结合二十一,就成了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