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子吆声哪得听?闲来偶忆尚分明。铿锵野韵蛟龙口,满拂带花锣鼓鸣。脚下飞轮旋碧水,胸中俚语逗红英。日行八百还原地,笑望秧田绿色新。”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老歌 ——车水号子。车水号子和栽秧号子本是一对龙凤胎,邵伯栽秧号子风靡全国,已成亚洲民歌。而她的孪生兄弟锣鼓车号子却鲜为人知。号子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特有的传唱方式,车水号子是里下河水乡标志性民歌之一。樊汊乡下,那里有风车、牛车、水车。风车用布篷以风为动力,牛车是牛拉,唯水车是人踩,又叫踩水。水车按车轴长短,有8人轴、6人轴和4人轴之分。车轴一端扎着线转子,随轴转绕,每百转为一筹,每满一筹,即换人休息。大多数的水车都有锣鼓,伴着鼓点,边踩水边打号子,很是振奋精神。打鼓的人领唱,其余的人跟着吆声,格式和京韵大鼓比较相似,十分有趣。樊川的锣鼓车号子词长达8000字,几乎涵盖了乡间的民俗人情。

江都樊川地图 扬州江都樊川镇(1)

里下河水乡,蓝天白云,水清如镜,老柳树旁的水车满拂带花地翻上水来,欢快的锣鼓声,高吭激越的号子声能传几里路远。如两架水车相距不远,还会暗中斗一斗,比谁的腹中货多。若有大姑娘、小媳妇在车前经过,他们会唱起“二八佳人”来:“二八佳人多娇女,天生美貌鲜如花。玉骨冰肌真柔软,扭扭捏捏实堪夸。轻言细语来问路,西施昭君不如她。”这一段算比较文的,还有更大胆、更热烈的:“二八佳人女多娇,芙蓉脸儿杨柳腰。眉清目秀生得好,把我真魂引动了。二八佳人女裙衩,叫人一见动心怀。犹如观音来出世,好象嫦娥下凡来。”如果是沃田栽秧,上来还有一段开场白:“且住令锣一响,众位细听端详。虽然踩水栽秧,大家和合一样。你们吆声我唱,笙箫合成一腔。早饭后唱梳妆,村野顽童奉上。”号子曲调虽不复杂,但号子内容非常丰富,历史题材有“列朝英雄传”;爱情题材有“四季相思”、“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懒梳妆”等;农村题材有“四季农夫”;生活题材有“风花雪月”、“酒色财气”等。除“红娘子”中的个别号子“荤”点而外,大部分内容还是风趣、健康的。特别是表现爱情方面,如:“二八佳人美少年,不做针线泪涟涟。嫁个丈夫年纪老,嫩花却被老藤牵。不知趣来又可嫌,嘴里不住叫花天。爹娘贪他多财富,误了青春美少年。”全段直抒胸臆,唱出了一个没有婚姻自由的少女不为财富所动,追求真情实感的心声。

江都樊川地图 扬州江都樊川镇(2)

踩水是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是单一的机械动作,既枯燥又沉闷。只有当敲打起锣鼓、吆唱起号子时,龙口的水花发出和鸣,农民们心中充满欢乐,脚下生风,越踩越有劲,一切才那么春意盎然!(江北川)

江都樊川地图 扬州江都樊川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