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天,校长送给我一位学生,说是“慕名而来”。我从头到脚将该生打量了一下。当着校长的面儿,对一起来的家长说:“恕我直言,您的孩子我不能收。”

“这……”家长愣住了,正在递香烟的手顿时像凝固了似的,停在“半道儿”上。学生低下了头。

我没等家长反应过来,接着说:“您的孩子调皮得很。”

家长满脸堆笑:“是的,是调皮,是调皮。”

凝固了的胳膊动起来,一支香烟送到了我面前。

“谢谢,我不会抽烟。——您的孩子好打架。”

“这……对,和同学打过架。”他划火柴的手又凝固了,“正因为孩子不好,才请您管教管教、调理调理的。”

办公室的老师们都来为家长说好话。我沉吟了半晌,才点头同意将他收下。

当家长带着他的儿子放心地走了之后,办公室的老师连同校长纷纷说:“老于,你这家伙太不顾情面!你看你把家长和学生弄的,像个小二似的。”

一位青年教师问:“于老师,您怎么知道这孩子好打架?您是不是了解他?”

我说:“你没看到他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疤痕吗?”

这位青年教师长长地“噢”了一声。

其实,我并不是不收他,那不是连校长也得罪了吗?我不过是学诸葛亮的法儿,先“堵”他一下罢了。

《三国演义》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关羽率本部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魏延因对长沙太守韩玄不满,将他杀死,引百姓出城,投拜关羽。谁知诸葛亮不但不褒奖魏延,反而命令刀斧手将他斩首,说他脑后有“反骨”。幸亏刘备讲情,才免一死。魏延怎么会比别人多长一块骨头呢?只不过诸葛亮通过此事看到了魏延的本质罢了。所谓“看他的过去,就知道他的现在;看他的现在,就知道他的将来”就是这个意思。诸葛亮有这个本事,这叫有预见性。预见到了,给他“堵截”一下,打个预防针。这一针非同小可,管了几十年,直到孔明去世。

新转来的这位同学当然不是魏延,不过爱打架,或者说经常打架是千真万确的。我第一句话“严正”宣布不收他,正是给他个“当头棒喝”。不如此,不足以振聋发聩,不足以在他面前立起一道具有威慑力的“墙”。后来,这个学生不但彻底改变了打架的毛病,而且成了一位上进心很强、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与我开始的“堵截”有关系。

春天过去是夏天,河水暴涨会成灾,学生受挫会自馁,取得成绩会自满……一句话,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认识、可以掌握的。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预见会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到前边去,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堵截,防患于未然。

02

水总是要流的。堵,只能让它不再流向我们所不愿意的方向。要使它流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疏导。在教育中,堵是很容易的,只需说一声“不能那样做”就行了。说到底,校规校纪,也只是起到了堵的作用。只堵不行,有时候堵并不起作用。教育的艺术是疏导的艺术。有经验的老师发现有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并不指名道姓地批评,而是表扬那些专心听讲的人。这时你会发现,正忙活着干别的事的学生会立刻一本正经坐起来,两眼望着你。如果这时你再给他一个信任、鼓励的眼神,他至少可以安静几分钟。

这就是疏导,或者称它为“引导”。

引导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正面引导。上面讲的例子即是。

03

把小学生当成小孩子看待就大错特错了。记得陶行知说过,谁要把小孩当小孩看,自己就不如小孩。他们和大人同享一片蓝天。可以说,他们的天地是大人天地的雏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下面的一段对话:“哼,于老师偏向。小娅凭什么当‘三好学生’?她比你差多了!”

“你说错了。小娅比我强。人家学习好,什么都不争。上学期她没评上‘三好学生’,只是笑笑。这学期我投了她一票。像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

孩子们面对荣誉、地位,不也有争有让,有的看得很重,有的看得很淡吗?他们背地里不也说长道短吗?

如何对待荣誉、地位?这是人生的一个课题,从小就要引导。

当再次评“三好生”时,我极力宣传那位说“小娅比我强”的名叫卓薇的学生淡泊名利的高尚思想境界,宣传人有自知之明的可贵。

小卓就生活在学生们中间,她的所作所为就像一幅淡雅的、赏心悦目的画平展在大家面前。我只不过是位解说员,一位看得比学生清楚、透彻的解说员,在为学生剖析、解说。没有娓娓动听的辞藻,真正美的东西无须装饰,但很动情。

身边的榜样有着更大的感化力量。

04

我教过一个叫曹闯的学生,长得虎头虎脑,留着小平头,头发短短的、直直的,见到他的头,就容易使人想起疏散、齐刷刷的毛刷子。他一刻也不闲着,再冷的天,头上也渗着汗珠,冒着热气。一个“闯”字活画出了他的个性特点。从一年级起,每天都有小朋友到办公室告他的状。不是把小同学撞倒,就是把别人的文具盒哗啦一声碰在地上。

他一个人坐一张桌子,即使这样,他也能搅得四邻不安。有时,我真想找根绳子,一头拴在他的耳朵上,一头攥在我手里,时时拽拽,给他提个醒儿。

三年级时的一天下午放学不久,我正在改作业,他像一头小狮子突然闯进办公室,嘴里喘着粗气,头上冒着热气。

“于老师,给!”

“什么?”

“您看看!”

我接过来一个只有书本那么大的小人造革包,打开一看,里面有7元多钱,还有一些单据之类的东西。哦,是一只钱包。

“在哪儿拾到的?”

“在我妈妈商店门口的汽车站。”

“是人民商场门口的一路汽车站?”

“是的。”

第二天,我把这事简单地对全班同学讲了。全班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他。

“曹闯同学,当时只有你一个人吗?”

“曹闯同学,你为什么不在那儿等失主呀?”

“请问,这事你妈知道吗?”

…………

小闯忙不迭地回答小记者们连珠炮似的提问,额上渗出了依稀可见的小汗珠。

大家感动了。我建议把这件事写下来,送到广播室广播。

“我能多写几件事吗?”有人问。

“你还想写什么?”

这位学生一连讲了两件鲜为人知的事。同学之间了解得到底比老师多。没想到小闯还有那么多值得写的事哩!大家之所以捐弃前嫌,深情地回忆起来,之所以产生表达的愿望,这与他拾钱包而进行的采访所形成的一种高尚的、令人动情的气氛分不开。还是古人说得对,“情动而辞发”。于是,我出了个作文题:《曹闯同学二三事》。这节课他成了全班同学赞扬、学习的对象。

他腼腆了,忽然变得像个小姑娘似的。虽然头上还有汗,但不冒热气了。

校长在晨会上表扬了他,广播站广播了他拾金不昧的事迹。他的名字飘扬在校园上空。

“正面”既包括为大家示之以范的先进模范人物,也包括一个人自身“正面”的东西。实践证明,以学生自身正面的东西来克服其反面的(或者说消极方面的)东西,效果更好,更容易达到扬清激浊的目的。

那次“采访”成了曹闯的转折点。由于后来我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他变了。所有授课老师都说,他由一匹放荡不羁的小野马,变成了一匹懂事的小马。

05

要相信书的力量。

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英国的卡莱尔称书籍是“当代真正的大学”。

美国的惠普尔把书籍比作“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总之,读书能够“开心明目”,而且“利于行”。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多少足以使我们自豪的文化积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清版《三字经》列为“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之一。被誉为“小百科全书”的《三字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从小就受到了它的熏陶,它是我做人、治学的良师。

我让我的学生一字一字地背诵,一字一字地领悟。

一天,我到战松家里去。他爸爸对我说:“战松现在可懂事了,每天晚上给奶奶打洗脚水,倒洗脚水。他奶奶说:‘孙子,奶奶现在能动,不用麻烦你。’战松说:‘奶奶,《三字经》上说,“香九龄,能温席”,我都11岁了,还不该孝顺孝顺您吗?小时候,您疼我;长大了,我该疼您了。’几句话,说得奶奶直流泪。”

如果把学生比作幼苗,那么,背的《三字经》等名篇佳作,学的岳飞的《满江红》等诗词歌赋,就是被埋进幼苗根部的具有巨大后劲的基肥。它们对孩子的影响将是终生的。

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他的父亲是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长大的,喝的是“洋奶”;我是读大批判文章、听样板戏长大的,喝的是“阶级斗争奶”。我的孩子应喝什么奶长大?理所当然应喝母亲的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大。洋奶有营养,但不能取代母乳。

引导学生读书,是另一种意义的疏导。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教海漫记》(特别纪念版),于永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于永正教育理念书籍(教育中的疏导与堵截)(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