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声音问题已修复一、教学目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公开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公开课

视频声音问题已修复。

《4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探究,把握人物的语气、情感、角色特点及性格品质,同时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

3. 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同伴启发,从故事中获得多角度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的语气、情感、角色特点及性格品质;获得多角度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把握人物的语气、情感、角色特点及性格品质。获得多角度的启示。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角色表演、合作探究。

《孙权劝学》解析

本文主题: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能够从中获得启迪。

语文要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的基础上,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大家听说过"刮目相看"这个成语吗?(学生纷纷说对这个词的理解后)这个成语就出自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那么到底主人公做了什么让人刮目相看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有趣的一课!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从本文的一个成语导入引起对本文学习的兴趣。

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语言: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疏通文意,把不会的画下来,稍后小组合作解决疑问。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画出有疑问之处。

2. 小组合作,交流各自有疑问的地方。

3. 小组给全班分享对文意的理解,还存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最后由教师点拨完善。

【设计意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并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大意。


聚焦标点、语气词

(一)一读聚焦标点叹问号、语气词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画出人物对话中的叹号、问号和语气词,并试着把这些标点符号背后的语气读出来,先自己试着读,然后给全班展示,并就某一处为什么这么读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活动:

1. 画出叹号、问号及语气词,揣摩背后的语气,试读对话。

2. 给全班展示读,并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个叹号,要语气坚定,读出一种必须要学习的态势——个叹号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个叹号,要读出略带责备的、不悦的一种反问语气,既然我孙权的目的不是让你治经为博士,那我的目的是什么很自然地就带出来了。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一个叹号引出了学习的目的、方法,一个语气词"耳"强调了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还是非常可行的。积累"耳"——罢了。

(4)"卿言多务,孰若孤?":这个问号,虽然是委婉的批评,但没那么多的责备,满是推心置腹的交流,是基于实际情况的一个反问,实话实说,实例实举,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地揭示了学习的可行性。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个叹号,要读出一种无比的惊讶和赞叹之情,真是没有想到!侧面体现了吕蒙的的进步之大。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个语气词加叹号有意思,别忘了这是当事人自己说的,满满的自豪之感,甚至稍有得意和调侃的味道,所以从这个语气词加叹号里也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不错,是好友之间才有的语气了。积累"乎"——啊/呀。

聚焦称谓

(二)二读聚焦称谓语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标出人物对话中的称谓语,自己试着读出每个称谓语背后人物的语气、情感及角色特点,稍后给全班同学展示,并就一些词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学生活动:

1. 标画称谓语"卿、孤、阿蒙、大兄",自己试读。

2. 给全班展示,并说出你的理解。

明确:

(1)"卿……":"卿"是他称,这里是君上对臣子的爱称,读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发挥,比如在"卿"后面加上"呐",然后延长声音,读出那种君上对臣子的爱护、关心之情来。

(2)"孤……":是自称,是君上的一种谦虚的自我称呼,孤家寡人,很少人理解,更体现出了孙权的劝说是多么地推心置腹、苦口婆心,可见其对部下的那种深切的寄望。

(3)"……阿蒙":是对朋友的爱称,读的时候,除了惊讶、赞叹还满含着喜爱之情,也体现了吕蒙当初是从那样的一个虎气的家伙成长起来的,那种今昔的对比可见成长之快,学习对人的改变之大。

(4)"大兄……":是对比自己大的友人的敬称,也是爱称,可以读出一种打趣的亲密感来,这一声称呼你好像能看到吕蒙拍着鲁肃的肩膀在不无得意地跟自己的大哥满足地"埋怨",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融洽,也可见吕蒙的确进步之大,自己也感到很是欣悦。


代入角色

(三)三角色代入表演读

教师语言:小组内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鲁肃,不仅要读出每个人物的语气、情感和角色的特点,还要进一步感受并读出他们各自的性格或品质特点来。读的时候可适当发挥,可配上动作表情等,但发挥需合情理,符合时代特点和三人的身份关系。

学生活动:

1. 小组内分角色,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来试读。

2. 全班展示读,读后参演的每个人物介绍自己人物的特点。

明确:

(1)孙权的性格或品质特点:爱才;既关爱部下又能对部下严格要求;善劝、循循善诱、耐心教导;自身也很好学。

(2)吕蒙:知错能改,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勤奋好学;有军人的坦诚和豪爽。

(3)鲁肃: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能为朋友的进步而真诚地感到高兴。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探究,把握人物的语气、情感、角色特点及性格品质,同时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

获得启迪

教师语言: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这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其实里面的很多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或学习也是很有启迪的,你从这篇短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呢?

(课件出示:可以思考的角度:孙权的善劝,鲁肃的爱才敬才,吕蒙读书前后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迪呢?)

学生活动:

1. 先自主思考。

2. 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总结启示:

(1)开卷有益。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有益的意见或建议。

(5)一个人即使基础薄弱,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推动身边不愿意学习的人也去进步,让社会一起进步。

(7)劝人要讲究策略。

(8)不要找借口。

……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同伴启发,从故事中获得多角度的启示。

课下活动

课后活动:1. 课外阅读《伤仲永》,请以《吕蒙巧遇方仲永》为题,大胆想象,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可古文可现代文,欢迎个性化表达。

2.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找出其中主要人物的称谓语,并做简单的梳理与归纳。

【设计意图】在扩展阅读中巩固所学,深化对主旨及称谓等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孙权劝学》微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