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乾隆是我国历代王朝中掌握实际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手握政权长达64年,这在古代是十分难得的,古代皇帝都不一定能活到这个岁数,何况是执政。

同时乾隆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到了89岁

乾隆在25岁时继位,也正是在因为康熙帝和雍正帝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的基础之上,清朝到达了乾隆盛世的顶峰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1)

乾隆帝

这对于皇帝来说可是非常难得的,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好福气,就比如崇祯皇帝,他在上位之前大明已经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状态了,但崇祯皇帝还是尽职尽责,一天看奏折的时间超过18个小时,但是这些都是徒劳,在崇祯在位的17年里又一直发生旱涝和虫灾,又加上当时国库空虚,贪污不断,导致明朝就这样地结束了。

那乾隆皇帝作为“运气”最佳的皇帝,是否有忧心事情呢?

答案是肯定的,哪位皇帝在位时没有烦恼,但乾隆的烦恼可以说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他烦恼的是立太子。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历代皇朝立太子都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量和判断,优胜劣汰才能选出最佳太子人选,可以说是每代皇帝的困惑烦恼。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2)

崇祯皇帝

但对于乾隆不同的是,只要是他心中选中的太子人选不是夭折就是病重命不久矣,一共就死了四个,十分玄学。

那乾隆心中的太子人选是哪四位呢?为何乾隆选择他们当太子不久就去世了呢?最后他选择的太子人选又是谁,又是否是正确的选择呢?

乾隆立太子

在清朝前的四个皇帝都是由妃子所生为庶出,热爱看《甄嬛传》的可能知道庶出和嫡出差别很大,作为乾隆的父亲雍正就也是庶出,虽然稳坐江山但是内心的孤寂没人能懂。

所以乾隆上位之后,心中一直欣赏传统的立嫡子为长子的立储方式

而乾隆第一位属意的太子是他的原配孝贤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永琏。

永琏自幼十分聪慧,也深得乾隆的喜爱,在乾隆元年被秘密立为储君,而传位就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

虽然将永琏立为储君这件事没有大肆宣扬,但是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知道这个消息,毕竟连永琏的名字都是由他的祖父雍正亲赐的,寓意能承宗器之意。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3)

永琏

但在两年之后,永琏偶感风寒,不治而死,因为当时医疗科技都十分不发达,一点小感冒就能要了宫中人的性命。

当时永琏年仅九岁,乾隆痛失爱子,五天没有上朝,永琏去世之后乾隆让礼部以太子之礼安葬永琏,追封为端惠皇太子,还昭告天下,在书写时,要避讳永琏名字的“琏”字。

可见乾隆对自己的嫡子永琏的喜欢。

永琏去世后,乾隆十分希望和富察皇后再生一个儿子,但永琏去世皇后也郁郁寡欢,直到7年之后,富察皇后才再次怀孕,当时乾隆已经有几个皇子了,但是乾隆还是很执着立嫡子。

在皇七子还没出生之前, 乾隆本该在紫禁城举办完祭祀活动之后要前往圆明园与王宗亲氏一起庆祝元宵。

但当时皇七子即将出生,乾隆不想富察皇后怀着身孕还要受舟车劳顿之苦,于是取消了去圆明园庆元宵节活动,可见乾隆对富察皇后的贴心和皇七子的喜爱。

在乾隆十一年四月,皇七子出生,名为永琮。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4)

永琮

乾隆这次并没有着急立储,古代的人都十分信命,当时乾隆认为是上天的旨意才带走永琏,害怕自己还没得到上天的原谅。

虽然乾隆这次没有写密旨,但是大家也都能看出乾隆对嫡子的喜爱,认为永琮会是储君之选。

但意外又一次发生了,在乾隆十二年的除夕之夜,年仅两岁的永琮因全身起了无数天花而亡。

这对乾隆和富察氏无疑又是致命打击,但就算是天子,面对生离死别也无能为力,乾隆只能在永琮的葬礼上做点补偿,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和对皇后的内疚。

乾隆自己在之后甚至开始质疑自己,历代皇帝都是庶出,而他太执着于立嫡之说,这是先祖们都没有获得的福分,他又怎么能奢求呢?

在永琮去世两个月后,乾隆要开始他继位的第一次东巡,当时乾隆是不想带皇后去的,皇后还在伤心时期, 不能太劳累,身体也十分虚弱。

但皇后认为自己应该尽皇后的职责,陪伴在皇帝左右,便跟随皇帝一同去了,在他们登完泰山后,赶上初雪,皇帝心中也没那么难过了。

但皇后在这场初雪上染上了病,当时皇帝依旧到达了济南,并在此停留了三天,但皇后依旧没有好转,但皇帝东巡的计划不能被打乱,皇后便让皇帝先启程,但之后皇后的病情再次加重,不幸去世。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5)

富察皇后

虽然乾隆在朝当时国泰平安,但两位嫡子接连去世再加上皇后的去世,让乾隆更加郁郁寡欢,这可能也是作为皇帝的苦楚吧,在热播的《如懿传》中,乾隆皇帝也多次纪念孝贤皇后,他作为一代君王能守住这偌大的江山,却守护不了自己的孩子和发妻。

之后的乾隆便不再去想立储之事,因为他害怕灾难再次发生,直到五阿哥永琪的才华横溢。

永琪的生母是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但永琪生母出身并不高贵,在古代历来有母凭子贵、子凭母贵这一说法,当时乾隆其实是不考虑让永琪当皇帝的

但永琪的才华实在出众,永琪自幼聪慧,他精通藏语、满语、蒙古语,对于琴棋书画还有地理天文都十分出众,武功也是众多皇子当中的佼佼者。

这样文武双全的皇子,乾隆心中已意属他为皇位继承者。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6)

永琪

特别后来乾隆居住在圆明园的九州清晏处,宫殿突然失火,当时乾隆的弟弟弘曕还有乾隆的众多皇子都没有来救助,只有居住在距离九州清晏住所最远的五阿哥永琪冲入火场,护驾乾隆。

这件事让乾隆十分感动,历代皇帝不仅看重皇子的贤能,也看重孝心,但有时候孝心用错了地方,又会惹得皇帝忌讳。

就拿乾隆的父亲雍正来说,当时雍正有个儿子,排行老三,名叫弘时。

受立长之说迫害的弘时,总有一颗当皇帝的心,这在雍正眼里是大不敬,但是雍正并没有当即点破弘时。

在雍正五年时,雍正将寺庙祭祀一事交予弘时处理,弘时办得十分妥当,让雍正心中宽慰不少,但随后弘时突然替囚禁在宗人府的胤禩等几位亲王求情。

弘时认为父亲圈禁宗亲,不顾手足之情,先帝会不得安息。

雍正龙颜大怒,在古代如果天子的权力被侵犯时,就算是儿子也不能容忍,再者胤禩是康熙的第八子,是当时皇太子的人选,雍正从来就是疑心深重的人,更经历了九子夺嫡这一风波,虽然他心中可能确实对于八弟、九弟有愧,但是这不该由弘时来说。

于是雍正当即削了弘时宗籍断绝与他的父子之情,赶他去做胤禩的儿子。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7)

雍正剧照

所以在古代孝心太重也可能要了自己的命,虽然五阿哥永琪的孝心用得恰到好处,乾隆已认定永琪为太子。

但之后的永琪得了附骨疽,毒气在体内散开,而骨头上又多处流脓疼痛不已。

在他临终前,乾隆册封永琪为荣亲王,当时荣亲王这一爵位在清朝是与太子之位相连,不能随便册封,可见雍正对永琪也是十分器重,但无奈事与愿违。

在此之后,乾隆对储君之事彻底失望,他认为是他自己的原因导致儿子们都不幸离世,但在之后到大臣们纷纷上奏希望皇帝将储君之事尘埃落定。

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位人选就是永瑆,他的生母是淑嘉皇贵妃金氏,但永瑆只对书法文学十分精通,但武术射箭方面都只是皮毛,不足以立为太子。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乾隆害怕他如果真的立永瑆为太子会重蹈覆辙,这样的打击乾隆再也不想承受。

永琰被立为太子

其他的皇子年龄尚幼,不能掌管天下之事,最后就只有资质平庸的永琰为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8)

永琰

永琰的生母是孝仪纯皇后魏嘉氏,据资料显示魏氏的身份并不高,应该是以宫女出生,但魏氏长相出众,且在宫中十分勤奋,总能讨皇上欢心,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嫔妃之一。

在乾隆三十八年时已经秘密立永琰为皇太子,但是出于保密性,皇帝没有将此事告诉魏氏,也一直保持魏氏皇贵妃的身份。

嘉庆上位

在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时,永琰继位,称嘉庆帝。

那乾隆选择嘉庆帝为皇帝后,这个皇帝当得怎么样呢,可以说是十分憋屈。

虽然当时嘉庆帝已经继位,但是在前四年,嘉庆帝并没有实质权力,不仅如此,连批阅奏折这种事情都还是由乾隆来做,而嘉庆帝当时还居住在毓庆宫中场面十分尴尬。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9)

嘉庆帝

而且乾隆在嘉庆继位时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命令嘉庆对永琏行叩拜大礼。

让一个天子向一位逝去的皇太子行礼,不管怎么样都不合适,但乾隆就是要以这种强硬的方式告知嘉庆帝,即便是我退位了,这天下的大权依然掌握在我的手上,颇有成也在我,败也在我的意思。

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去世,嘉庆帝这才亲自执政,那嘉庆帝在位时的清朝又是怎样的呢?

清朝在乾隆后期开始,就已经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当时的人口在逐渐增多,百姓们别说吃饭,就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颠沛流离。

当时的土匪猖狂至极,而衙门官府都坐视不管,邪教也趁机而入,这些问题其实是历代往常多少都会存在的,但嘉庆帝在位期间一生勤勉努力,为什么还是没有阻止清朝进入衰亡呢?

有一次,嘉庆帝出宫祭祀,在途中兵部尚书赶来说是兵权大印不见了,嘉庆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毕竟这种大印象征之天子威望皇家名誉,怎么能说弄丢就弄丢呢,于是派人严查此事。

结果发现兵部大印在三年前就已经弄丢,只是无人上报,而嘉庆帝只是觉得无奈,最后甚至没有再追查下去。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10)

朝廷

这就是嘉庆帝的一大缺点之一,太过容忍,因为在前四年一直都是乾隆在干政,而嘉庆学会的都是如何容忍这些行为,没有人教他如何才能显现天子之范。

之后到了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的爆发,也让鸦片流入国内,当时吸食毒品的百姓并不多,反而是皇室宗亲比较多。

按照以往的惯例,科举考试的成绩结果都应该在太和殿上宣布,要由朝廷官员引新科进士在太和殿等候,但到了中午太和殿中也不见一位朝廷官员。

嘉庆帝命人下去打听,发现朝廷官员在家吸食鸦片,早把引导之事忘得干干净净,但嘉庆帝只是命人责罚了朝廷官员,而没有即刻仗杀。

乾隆立永琪为皇太子(乾隆立太子立谁谁死)(11)

吸食鸦片

这也坐实了嘉庆帝的平庸,他一生确实勤勉,但是没有帝王的无情,导致整个朝廷纲纪涣散,嘉庆帝虽然很擅长反思自己,但在历代王朝中,哪位帝王会优先认为是自己做措了呢,帝王只会先责罚底下的官员,而并非反省自己。

结语

在我看来乾隆确实不愿意将自己的帝王之位给嘉庆帝,但是如果在他执掌大权之时,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嘉庆,可能清朝也不至于腐败至此。

嘉庆从来不会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也不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虽然他勤奋、果断、认真,但是我认为嘉庆生来就不是当帝王的料子。

如果换做乾隆或者是雍正,只要有人侵犯到他们的权益,他们可以马上将其处死,前文中提到的雍正之子弘时就是这样。

当然,清朝的盛世衰败其根本原因或许是嘉庆帝的平庸导致的,但我认为乾隆也有十分大的责任,在他架空嘉庆四年的时间,或许已经把嘉庆心中的野心浇灭,嘉庆是可悲的,乾隆也是可悲的,想立的太子不是病逝就是夭折,只能选择一个资质最平庸,最无能的嘉庆为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