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一段报导,由高希希执导的献礼电视大剧《大决战》已经杀青。对于这样的宏篇巨制,对于这样一部首次通过电视形式全面反映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的战争题材,人们自然少不了期待。

帅克对这部电视大剧有一点期许:《大决战之淮海战役》部分,粟裕的戏份能否增加一些?

老版大决战粟裕暂不过江第几集(对电视剧大决战淮海战役的一点期许)(1)

提起电视大剧《大决战》,稍有一些岁月感的军迷们都会自然联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决战》系列电影。大家都觉得那三部系列电影堪称是划时代的巨制。当然,如果让影迷们对三部系列排个序的话,综合各种评论,不难得出:以第一部辽沈战役拍得最好,平津战役次之,淮海战役又次之。

既然大家都觉得《淮海战役》拍得美中不足,那么为提高电视剧《淮海战役》的历史感、真实感、厚重感,帅克认为可以从适当增加粟裕的戏份入手。这主要是基于:

粟裕当初提的战略建议“三个纵队不过江在江北打大仗”,这是构成淮海战役的最初“源头”。

1948年4月粟裕提出了“三个纵队暂不过江在江北打大仗”的战略建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予以采纳。《毛泽东传》称“这是对重大战略决策所作的关键性的变动。它对此后南线作战的整个进程,包括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顺着《毛泽东传》上的这句话,完全可以说,没有粟裕的这一战略建议,便没有后面的豫东战役,而没有豫东战役,自然也就没有后来的淮海战役。这是一个完整的战争史发展脉落。

老版大决战粟裕暂不过江第几集(对电视剧大决战淮海战役的一点期许)(2)

粟裕最先提出发起淮海战役,这是三大决战唯一由战区领导人提出并发起的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是后来军史界对两个大决战系列子战役的统称。而淮海战役则不同,它是在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结束的当天,粟裕提出发起的。当然,粟裕当时提出的淮海战役设想,只是“小淮海战役”设想。后来经过统帅部与战区领导人不断磋商演进,不断根据战局发展变化能动调整,最终形成了决定南线国共生死命运的淮海大决战。

但不管怎么说,淮海战役原创的冠名权属于粟裕。最主要的是,粟裕不仅是原创的冠名者,关键是他在整个战役的筹划准备、领导指挥方面同样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立了第一功,毛泽东对粟裕的这一肯定应该通过电视还原体现出来。

关于粟裕在淮海战役实施过程当中的作用,各种体裁的作品多有论述和体现。整个战役过程中,粟裕匠心独运,存乎一心,甚至一度七天七夜连续实施指挥,这些都非常人能够想象和所为。最终,粟裕指挥36.9万华东野战军,经过六十多天的鏖兵血战,歼敌44.4万人。毛泽东主席称“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粟裕受之无愧、名副其实。

以上这几个问题都不需要赘述,可以说是军史界的共识。关于淮海战役的各种电报档案史料早已都公开解密,整个淮海决战过程,粟裕率领华野大军扮演什么角色,特别是如何进行战役筹划,如何进行战役准备,如何进行战役指挥,都有清晰的发展脉落,都有公开的史料记载。因此,从支撑增加粟裕戏份的角度,完全是不成问题的。

尽管粟裕仅是淮海战役五人前委委员,并且连三人常委都不是,但帅克认为,研究品读历史,包括电视剧艺术形式,完全不必受此拘泥。只要是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只要是坚持客观公正,只要是再现真实军史,相信观众一定会乐于接受的,一定会竭诚欢迎的,一定会真心喜欢的。

老版大决战粟裕暂不过江第几集(对电视剧大决战淮海战役的一点期许)(3)

(文内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毛泽东传》《粟裕谈淮海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