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哪里(东临碣石有遗篇)(1)

观 沧 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哪里(东临碣石有遗篇)(2)

创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哪里(东临碣石有遗篇)(3)

情感表达

本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哪里(东临碣石有遗篇)(4)

浪淘沙北戴河

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哪里(东临碣石有遗篇)(5)

创作背景

1953年,中共中央主持制订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我国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拉开帷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抚平战争的创伤,收拾旧山河,使祖幽由百废待兴转变为百废俱兴的繁荣局面,真是“换了人间”。1954年初,党和国家着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毛泽东进一步号召全国人民经过50年即十个五年计划的艰苦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毛泽东坚信:“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毛泽东于1954年夏天来到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北戴河。一天,北戴河海滨狂风大作,洪波百丈,银山万叠,毛泽东极目幽燕,缅怀魏武,兴致百倍,下海畅游了一个多小时。上岸后,意犹未尽,一气呵成创作了这首《浪淘沙·北戴河》。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哪里(东临碣石有遗篇)(6)

情感表达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这首词的思路是古今对比,作者的视角在眼前波涛汹涌的北戴河海滨,思绪却上溯到1700多年前,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纵横捭阖,收放自如。词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二句是曹操原诗的化用,相同的语言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善于借鉴前人的创作,善翻古意而创新意境的精深艺术修养。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哪里(东临碣石有遗篇)(7)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两代伟人跨越千年的对话,思接千载,让人身临其境,是政治与文学上的对话,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