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金马奖落幕了。

徐峥拿了影帝。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爆冷”。

但在我看来,是实至名归,理所应当。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46岁第一次入围金马就拿下影帝的:徐峥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1)

在成为“十亿导演”和“喜剧演员”的电影咖之前,很多人对徐峥的印象其实是:《春光灿烂猪八戒》。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2)

这部剧让时年已经28岁的徐峥一炮而红,也成就后来他和陶虹的姻缘。

《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后,徐峥又接演了《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等电视剧,反响都相当不俗。

尤其《穿越时空的爱恋》,作为内地的首部穿越剧,在02年播出时更是创下了超过10.0的收视率。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3)

当年那个古灵精怪的小玩子和憨厚老实的朱允文,成了多少90后心中穿越爱情剧的启蒙,直到今天回想起来依然还是一段“土暖土暖”的美好回忆。

但在电视剧圈混得顺风顺水的徐峥,并没有沉溺于舒适区。

很快,在2006年,徐峥就参演了由宁浩执导的黑色喜剧片《疯狂的石头》。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4)

此片在当年上映时首周末票房就突破了200万,第二周突破600万,较第一周增长了100%。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说《疯狂的石头》对中国电影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电影本身。

它更是中国低成本电影的逆袭,其对方言幽默感的调动和对小人物光辉细节的展示,帮助中国电影摆脱了“小说或散文叙事”的传统范式。

为该类型片的扩展开了一个好头。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5)

宁浩本人当年也凭借《疯狂的石头》斩获了第43届金马奖的最佳原著剧本奖、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最佳导演奖等奖项。

《疯狂的石头》之后,徐峥、宁浩、黄渤就组成了著名的铁三角组合,相继推出了《无人区》、《心花路放》等作品,每一部都在豆瓣拿下了很高的分数。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6)

与此同时,由徐峥主演的《人在囧途》、《泰囧》等几部喜剧电影,又开始不断地刷新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

甚至成就了后来徐峥“十亿导演”的名称。

从此以后,国产喜剧便多了徐峥这一块金字招牌。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7)

也是一直到了“囧途”系列电影的后期,许多观众才突然意识到:

这个“长相不算出挑”、脸略圆身略胖、凭猪八戒红了那么多年的叫作徐峥的光头男人,原来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华语电影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人之一。

而等到今年的《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后,徐峥又可以说是再一次迎来了事业的顶峰。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8)

要说《药神》在如今的华语影坛里到底算个什么地位呢?

这么说吧,自1993年陈凯歌导演了华语影坛迄今为止唯一一座金棕榈的《霸王别姬》之后,25年来,《药神》是第一部在豆瓣上有超过70万人为其打下9分以上的电影作品。

这个分数当然是有鼓励成分的,但不可否认,它是近年难得的完成度极高的华语商业片。

而徐峥,也是实打实地在《药神》里贡献了影帝级别的演技。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9)

《药神》的导演文牧野曾说过,对于程勇这个角色,他曾给了徐峥一个词叫:烂人。

这种烂首先体现在生活上:不爱干净、顶个鸡窝头、脏兮兮的角随时叼着个拖鞋,店里除了骗人的印度神油,还有特舒服务的小卡片,每天混吃等死、荒唐度日。

其次体现在性格上:程勇是个连老婆都打的人,对于他来说,损人利己的事要干,损人不利已的事也要干,完了还特怂;典型的市侩。

徐峥呢,他从叼烟、看人的眼神、窝沙发、蹭脏衣服、认怂等几个简单的细节,从一开场就把“烂人”这个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10)

不夸张的说,在看《药神》的时候,徐峥甚至让我想到了《至暗时刻》里饰演丘吉尔的加里·奥德曼。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很多小动作。

小动作对演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存在,因为它可以帮演员从细节上彰显人物的习惯和性格。

但有时候小动作加得太多又会变得危险,一个没把握好就会显得表演很刻意或过了头。

而徐峥和加里·奥德曼教科书般的演绎,则完美地展示了把小动作融入角色的那一丝分寸感。

要流程、自然、有连贯性,既让观众感受到了,又要让观众看不到。

可以说,徐峥拿影帝,就是凭借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来加分的!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11)

现在我们可以回头想想此次金马入围的5位男演员,他们分别是:段奕宏、邱泽、邓超、徐峥和彭昱畅。

那徐峥又凭什么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先说彭昱畅吧,演技确实很好,但他年纪还小,在前面几位大佬面前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

邱泽呢,凭借《谁先爱上他的》入围,在此片里确实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演技,但对比最佳女主角谢盈萱,则还是有差距的。

邓超,此前获奖的大热门人选,但讲实话,和徐峥的程勇相比,邓超的子虞还是显得用力过头了些。

剩下一个段奕宏,据说是评委会票选时对徐峥最有力的竞争者,不过从作品来看,《暴雪将至》的整体影响,又比《我不是药神》差了好些。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徐峥都是担得起这个影帝资格的。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12)

有很多人说徐峥是幸运的。

确实,纵观徐峥的成名史。

从早期的《春光灿烂猪八戒》,到中期的《疯狂的石头》,再到后期的“囧途”系列。

随便数数,徐峥的事业高峰都能数出三个波段。

但这仅仅是幸运和偶然吗?

我一向觉得徐峥的演技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舒服和自然。

现在回看他早年“猪八戒”和“朱允文”的角色,这种感觉也从未变过。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13)

尤其猪八戒,这不算是一个好演的角色。

大家想想猪八戒的设定:油腻、好色、憨实。

这种人设想要被观众喜欢是不容易的,而且还是在那个审美单一的年代。

大家都在追求头发飘逸、走路带风的183帅哥。

但徐峥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人物演出了自然而然的可爱,让大家好像不知从何爱起,但又莫名其妙的喜欢,这是需要功力的。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14)

而这种功力,一方面来自于徐峥丰富的表演经验,徐峥从小学就开始演戏,而且那时候的他已经在学校组织的话剧表演中挑大梁了。

又到了中学,徐峥对演戏的热爱依然不减,他常常旷课去上艺看戏,直到后来蹭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嘻嘻哈哈的光头圆脸男人,其实早就是狂热认真的戏痴了。

另一方面则恐怕来自于他的“好琢磨”。

这话是黄渤说的,他说徐峥阅片量很大,而且好琢磨,有导演思维。

这么多年里,徐峥一直有一种低调平实的气质,这种气质同时也贯穿于他的角色之间。

现在想想,恐怕也正是这份刻苦的“好琢磨”,才成就了徐峥在每一个角色里呈现出来的自然与平实。

所谓“只有在背后足够努力,才能够在人前看起来毫不费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徐峥的电影也许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从油腻的猪八戒)(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