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望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辖区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辖2个区2个县3个县级市,户籍人口360.44 万(2018年)。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1911年,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5月,嘉兴解放。

嘉兴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1][2][3]。著名景点有:南湖、乌镇、西塘、钱江潮、南北湖、月河历史街区等。

2018年12月21日,嘉兴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018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60.4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4.07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 8.93‰,死亡率 7.18‰,自然增长率1.75‰。2018年迁入人口 4.83 万人,迁出人口 1.38 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 9.62‰。据省统计局 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审定,201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量 472.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 311.92 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6.0%,比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

嘉兴是浙江粮、油、畜、茧、鱼的重要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位居浙江省之首(2003年至2011年)。

2018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23.03 亿元,同比增长 0.4%。蔬菜播种面积 121.00 万亩,下降 8.8%;果用瓜播种面积 10.40万亩,下降 22.0%;花卉播种面积 2.38 万亩,增长 4.8%,盆栽类园艺销售 8701.25 万盆,增长 171.4%;园林水果产量 34.84万吨,增长 0.8%。年末全市生猪存栏 18.53 万头,增长 0.8%,肉类总产量 8.57 万吨,下降 9.8%;水产品总产量 15.79 万吨,增长 0.5%。

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5 个、特色农业强镇 7 个,建成单条产值 10 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5 条。严格保护好115.7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完成提标改造 6.4 万亩。新创建“嘉田四季”农产品市域公用品牌和“绿秀洲”县(区)域公用品牌,新增省名牌农产品 2 个、有效期内浙江名牌农产品 15 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 67 个、绿色食品 22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2 个,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1比率达 56.75%。新增绿色农产品基地9700 亩,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面积达 149.5 万亩,占“两区”面积的 56%。

全市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19 个,建成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 132 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 100%。累计建成优美庭院示范户 20.26 万户,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 22 个、特色精品村 75个,精品示范村(3A 级景区村庄)28 个,历史文化村落一般村26 个,16 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初具形象。

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个、示范点 2个,三星以上示范企业 10 家,省级农家乐特色村 21 个、特色点 23个。2018农家乐休闲旅游接待游客数 4322.4 万人,同比增幅18.9%,直接营业收入 27.49 亿元,同比增幅 15.1%。

2018年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2458 名,新招收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学员 394 名。累计培育农创客 236 名,家庭农场 3574 家、经营面积 43.04 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 1302 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26 家。[5]

第二产业

嘉兴是地级还是县级市(嘉兴市浙江省辖地级市)(1)

嘉兴工业(3)

2018 年,全市工业增加值 2387.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8.7%,三品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49.0%。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数 5543 家,实现增加值 1968.14 亿元,增长 8.9%;其中重工业增加值 1082.14 亿元,增长 10.0%;轻工业增加值886.00 亿元,增长 7.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8主营业务收入 9261.25 亿元,增长 13.5%;利润总额 587.84 亿元,增长8.5%。其中,私营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9.1%。全市 33 个行业大类中,32 个行业盈利。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97.94%,总资产贡献率 10.65%,资本保值增值率 108.83%,成本费用利润率6.71%。2018 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238.46 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177.86 亿元,较上年增长 11.5%。[5]

第三产业

嘉兴是地级还是县级市(嘉兴市浙江省辖地级市)(2)

固定资产投资

2018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7.7%。非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 80.7%。重点领域投资加快。2018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运输投资、民间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等四大领域投资增长均快于面上,分别比上年增长 29.4%、33.9%、19.9%、29.1%。2018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 31.6%,其中住宅投资比上年增长 40.2%。房屋施工面积 4705.99 万平方米,增长 8.5 %;

房屋竣工面积 413.97 万平方米,下降 41.9%,商品房销售面积1158.54 万平方米,增长 9.4%。[5]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18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38.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8.9%,扣除价格因素增长 6.6%。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 1725.65 亿元,增长 8.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212.94 亿元,增长 12.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639.38 亿元,增长 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99.21 亿元,增长 9.6%。2018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实体交易市场 288 个,2018成交额 2190.35亿元,比上年增长 9.5%。2018 年,嘉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2.3%,涨幅与全省持平。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 2.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2.2%,工业品价格上涨 2.0%。2018 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 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上涨 5.8%。[5]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18 年,全市进出口总值 2821.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2%,其中出口总值 2017.33 亿元,增长 13.6%,进口总值 803.87 亿元,增长 15.8%。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 17.7%、20.4%,均快于全市出口平均增速;占全市出口总值比重分别为 37.9%和 7.3%,占比同比分别提高 1.3 个和 0.4 个百分点。

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 350个;合同利用外资 63.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2.2%;实际利用外资 31.40 亿美元2,增长 4.9%(同口径增长 57.7%)。全市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 18.2 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57.8%。三产实际利用外资 1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3%,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39.8%,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为 1.64 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5.2%。

全市引进招大引强项目 60 个,其中世界 500 强项目 9 个,行业龙头项目 10 个,总投资(增资)超亿美元项目 44 个(含世2根据嘉兴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外债,同口径增长是指去年同期基数也剔除外债因素。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 1.07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 1231.44 亿元,分别增长 16.4%和 19.5%。其中,接待外国、港澳台游客 53.3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2.90 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 1.06 亿人次,增长 16.5%,国内旅游收入 1212.22 亿元,增长 19.9%。[5]

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18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8298.46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9.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 8104.32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0.3%。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 3748.56 亿元,增长 9.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6863.38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3.1%,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 6770.69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3.3%。

2018 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 54 家,累计融资 957.79亿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 13 家,占全省中小板上市公司的9.2%;创业板上市公司 4 家,占全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 4.9%。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 169.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62.81 亿元,增长 6.1%;人寿险保费收入 106.49亿元,下降 0.41%。2018赔付额 42.72 亿元,增长 9.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 35.16 亿元,增长 5.4%;人寿险赔付金额 7.56亿元,增长 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