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高质量发展新潮头

——鹤壁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鹤壁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勇立高质量发展新潮头)(1)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首席记者 张心致】鹤壁市商务中心区,碧波荡漾的淇河与错落有致、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相互映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报资料图片)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

一路走来,鹤壁始终与时代同行、与潮流同步、与历史同向,实现了由“煤城”到“绿城”的华丽嬗变。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鹤壁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打造党的建设高质量试点市和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两个《意见》,擘画了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的奋斗目标。

如今,汽车电子电器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结构深度融合调整,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物流等新经济建设快速集聚、蓄势待发,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出重彩迈出了坚实步伐。

产业转型升级——从“传统煤城”到“现代绿城”

一块小小的光电子芯片,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引领了国内光通信产业发展,并在5G时代大放异彩;

汽车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和新兴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

京东“互联网 ”新经济发展合作项目、阿里云创新中心(鹤壁5G)产业基地项目加快推进,鹤壁5G产业园在全省率先启动。

…… ……

这一个接一个高精尖项目,已经让“煤城”鹤壁脱胎换骨,在高质量发展浪潮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为顺应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鹤壁市立足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奋力创建高质量发展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全域生态环保示范区、全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示范区、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区“五个示范区”,加快打造汽车电子电器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3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镁精深加工、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中心城市、豫北重要物流中心城市、全国宜游城市,全力推动“两个高质量”建设。

亮点闪耀,成绩斐然。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等,被国务院表彰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得到国家认可、获省政府批复。同时,“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智能车间(工厂)5个,全省“三大改造”现场观摩暨转型发展攻坚工作推进会在鹤壁市召开。

新经济蕴藏新机遇,新机遇成就大发展。鹤壁市提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光电子产业链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863科技创新园、机器人硅谷、无人机、京东“一基地三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天海集团持续保持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先地位,仕佳公司光互联芯片研发项目成为省“十大创新引领专项”首批5个项目之一,国立光电公司研发的滤波芯片和智能终端让5G通信系统拥有了“鹤壁芯”。

城乡协调发展——从“城乡一体”到“城乡融合”

今年,高质量发展城市创新引领区——鹤壁东区规划建设启动。

京港澳高速公路东侧这片约30平方公里的区域,是鹤壁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未来将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典范。

对标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理念,鹤壁东区按照“创新驱动、聚智引领,山岗守望、河湖环抱,环网相扣、东西合璧,人文尺度、古今交融,智慧运营、精明增长”的设计理念,将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绿色城市、高端服务业城市等建设理念贯穿其中,努力在大数据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集聚、现代文化教育提质、“双创”纵深发展、高品质公共设施支撑等领域取得突破,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努力建成现代化城区。

作为全国首家国土空间优化发展实验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鹤壁市高质量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等3项国家试点工作。目前,《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已形成初步成果。

另外,鹤壁市还通过统筹推进“六城联创”、百城提质和城区亮化工程,高标准举办民俗文化节、樱花文化节等节会,使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鹤壁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鹤壁模式”。

日前,在《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中,鹤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省委书记王国生对鹤壁市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给予充分肯定,要求鹤壁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上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探索路径。

目前,全市城镇化率超过60%、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是全省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

全域生态环保——从“环境优势”到“生态品牌”

出于对淇河保护的重视,鹤壁市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专门的淇河保护组织机构,不仅选派专职护河员全天候开展淇河管护,还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系,明确淇河管理体制机制和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持之以恒对淇河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如今,淇河两岸呈现出草茂林丰、杨柳依依、野鸟群飞的自然生态景观。其中沿岸野鸟种类已增加到150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也现身淇河。淇河还是全省鱼种类最多的河流,已经查明的鱼类有64种。

淇河水清见底,多年来长期保持二类水质标准,沿淇河两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为100%,连年居全省60条城市河流首位,有着“北方漓江”的美誉。

近年来,鹤壁市以构建现代化生态体系为目标,重点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循环城市、海绵城市、节约城市,叫响生态环保品牌。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2.6%、35.9%、42%,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海绵城市等。

另外,鹤壁市循环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并入选《中国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节能减排示范连续3年考核优秀,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肯定、被住建部总结为“鹤壁模式”。海绵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考核验收、位列第一梯队。

2018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全省第二。今年年初以来空气质量稳居全省通道城市前列,3月、5月大气污染防治单月考核均居全省第一。

体制机制创新——从“试点示范”到“完备有效”

进入2019年,仕佳光子的技术总监、总经理助理钟飞的工作节奏比以往更快了。因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仕佳光子瞄准5G通信市场开发的一系列产品陆续上市,5G产品正加速布局。

这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背后原因是鹤壁市对传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打破与再造。仕佳公司的核心技术背靠的是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河南研究院这棵大树。该院成立于2015年,通过与仕佳光子公司的深度合作,使一个又一个光通信领域的科研成果在鹤壁市得到转化。

目前,鹤壁市拥有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河南研究院等90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拥有各类职业院校11所、年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近4万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新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为历年最多,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实现零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鹤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稳居全省前列,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在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中,鹤壁市积极承接试行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制度体系,加快落实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市发改委主任郝志军介绍,目前,鹤壁市已累计成功创建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等50多个国家级试点示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一流营商服务

——从“全面覆盖”到“量身定制”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鹤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为重点企业发放量身定制的综合服务包,建立了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和市级领导联系1~3家非公企业、市直相关部门联系分包市级100家重点企业制度。

“服务管家”已成为鹤壁市营商环境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

目前,全市共为重点企业配备了162名“服务管家”。截至8月初,他们帮助企业协调资金、市场、用电、环保、用工、手续办理等问题449个,帮助企业融资21亿元。

同时,鹤壁市还推进了空间规划体系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基于一张蓝图”基础上的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审批,推广“容缺办理”多评合一”模式,大幅提高审批效率。

坚持以人为本

——从“保障民生”到“幸福民生”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鹤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支出力度,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目前,全市各类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大班额”、择校热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考核评估全省第一,成为省“智慧卫监”试点市和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试点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家资金奖励,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

在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中,鹤壁市着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中原名丑”金不换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民俗文化节、樱花文化节、淇河诗歌大赛、中原文博会等节会品牌日益响亮;浚县古城、朝歌文化园等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项目。

另外,鹤壁市还创新完善“一评四会”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形势平稳。鹤壁市连续3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每4年评一次),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荣誉见证了打造平安鹤壁的不懈追求,也是对鹤壁市多年来平安和谐的社会秩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作出的最好注解。

总值班:陈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