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经和我吐槽过,不要相信北京人说得住在胡同里的普通家庭,因为北京的胡同可是别有洞天,如果在胡同里有一套四合院,那就是活生生的亿万富翁了。确实,北京的四合院和我们平常说的农村大院不太一样,可以算得上是高门大户了。

说起门户,倒让我想到一句有关院子的民间俗语:“门要常打开,户要常关闭”,这句话最初听到很疑惑,因为门户两字我们一般都是连着用,就连有关门户的成语就有几十个,比如自立门户,门当户对这些常见的词语。在多数人的认知里,门户这两个字意思是相近的,甚至可以替换,但为什么这句俗语里体现得如此相反呢?

买入户门有门套吗?老祖宗说门要常打开(1)

“门”和“户”区别在哪?

在移居高楼大厦之前,人是住在“平房”里的。有一定财力基础的家庭会住在院子里,就像《乔家大院》和《白鹿原》里那样,家族越大,住的院子也就越大。一般院子大,人也多的时候,就不可能只修一道门,一般会有侧门和后门,每个屋子里也有各自的门。

而在古代,正门、侧门和后门虽然都是门,但形态和功能却很不一样。《说文解字》里有说“半门曰户”,“二户”则为门。意思就是说,只能开一扇的就是“户”,能开两扇的就是“门”。一般来说,院子正门和前门就是“门”,侧门和后门被称为“户”。

买入户门有门套吗?老祖宗说门要常打开(2)

功能上来讲,“门”和“户”也很有讲究,比如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常常看到的,大户人家的迎娶正妻和纳妾,是不能进同一个门的,正妻可以堂堂正正的入正门,而地位较低的小妾只能走侧门后者后门。另外有人来做客时,根据客人的等级高低,走的门也不一样。

“门要常打开,户要常关闭”

为什么要讲究“门要常打开,户要常关闭”呢?这句话大概有三种寓意。以前的人住的院子里,被称为门的,主要是正门和堂屋的门。一般建房子都是讲究中正的格局,所以正门、堂屋门和后门的户多半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如果门户均开,这时候有心思不正的人来做客,院子内的情况就被摸的清清楚楚,而隐蔽的后门又开着,家里的财务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买入户门有门套吗?老祖宗说门要常打开(3)

另外,在古人看来,后门天生就代表着光明磊落的反面,像我们现在说的“走后门”就有贿赂的意思,所以常开门,常闭户有时寓意着家里人要走正道,防止交友不慎;

第三种寓意是对邻里关系的考量。古代不像我们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即使完全不和住在旁边的人家往来,也对自己没什么影响。而以前不一样,以前的人不管办什么事,都需要邻里的帮衬,尤其是婚丧嫁娶这方面。如果你家大门经常闭着,大家会觉得你在主动隔绝交往,就像成语“闭门谢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邻里之间互相走动是很正常的事,而敞开大门,就是一种表达友善的象征。

买入户门有门套吗?老祖宗说门要常打开(4)

结语:除了以上说的三种原因,其实还流传过一些无根无据的思想。不过这些思想本质上,都是古人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延伸到周围环境所形成的繁文缛节。古人对自己生活命运的把控非常缺乏安全感,所以会寄情于一些奇技淫巧,来安慰人生中的不确定。而现代社会,大多数的人们不再担心战争,饥荒和一些未知的危险,也就没有了古人的那种命运漂泊之感,所以对现在的人来说,门和户的寓意已经渐渐淡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