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夕阳红读书会的一位大姐让我写一篇读书感,发到群里去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读过纸本书没动过笔了,可能是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以后吧说起写读书感,起初觉得这是一种负担,但这位大姐是极其好意的,她也总是认为我是一位爱读书的人,这可能是一种错觉最早认识这位大姐,也是一个有着文艺爱好的邻居介绍认识的,所以从那时这位大姐对我有了是个读书人的印象事实上我只是仰慕那些喜爱文艺的人和我那位邻居交往的正因为这种印象,我也被介绍加入了这里的夕阳红读书会,读书会里都是些文字功底很深的人,他们有些还是高产作家而我在读书会里只是个滥竽充数的,因为身体不好平时也极少参加活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鲁迅故乡读后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鲁迅故乡读后感(鲁迅故乡读后感)

鲁迅故乡读后感

前几天,夕阳红读书会的一位大姐让我写一篇读书感,发到群里去。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读过纸本书没动过笔了,可能是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以后吧。说起写读书感,起初觉得这是一种负担,但这位大姐是极其好意的,她也总是认为我是一位爱读书的人,这可能是一种错觉。最早认识这位大姐,也是一个有着文艺爱好的邻居介绍认识的,所以从那时这位大姐对我有了是个读书人的印象。事实上我只是仰慕那些喜爱文艺的人和我那位邻居交往的。正因为这种印象,我也被介绍加入了这里的夕阳红读书会,读书会里都是些文字功底很深的人,他们有些还是高产作家。而我在读书会里只是个滥竽充数的,因为身体不好平时也极少参加活动。

这次大姐既然说了,要写一篇读书感想,发到群里去交流。突然感到了一些压力,转念想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吧,念头就转了积极,正好家里孩子上学的语文阅读资料里有段鲁迅先生的《故乡》,我就拿起来翻了翻,唤醒了很多对往事的回忆。书里写的有些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好像也有了一些契合。我老家在河北沧州农村,十多岁时随父母移居江南。在参加工作前回过一次老家,再后来时隔二十多年,才第二次回到故乡并定居了。原因是自己在江南遭遇生活突变才回故乡的,提前并无规划,如今又过去十多年了。

《故乡》这篇散文,也是我上初中时课文,老师的讲解在记忆中还依稀可辨。文章里的闰土,豆腐西施,还有“狗气杀”,曾经是同学们之间的笑谈。书里的格言:“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时同学们还经常将这两句话当成口头禅,一说起来个个一副得道的样子。如今所有这些回忆就如再次相见的闰土的面色,已不再红润,留下的都是岁月的沧桑。学生时的自己还没有什么社会的经历,如今却早已经退休,头发斑白,拖着病残的身躯,在故乡读起这篇学生时读过的《故乡》,真是有很多唏嘘和感慨。鲁迅先生并没有对自己故乡过度美化,只是通过要搬离故乡这件事,对遇到的几位故乡人做了传神的描写,却能引人入胜,唤起共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是赞美性的。因为自己从出生乃至整个童年都在华北平原度过,所以一到江南一种新鲜感油然而生,“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便很快喜欢上了那里的青山绿水和风土人情,也很快就融入了这个第二故乡——离鲁迅先生《故乡》不多远的宁波。虽然也常思念起家乡沧州,借口那时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所限,所以家乡的亲人和小的时候的玩伴,还有农村的场景,只能藏在深深的思念里了。也觉得自己的故乡,比起江南来也还是有差距的,平时和人说起了家乡来,总要找些能吹嘘处,比如沧州武功,说起来还是有些心虚,总耽心被人家嘲笑为那是街头卖艺的。虽然如此,还是有时会梦到在家乡芦苇塘里淘鱼,或是在青纱帐里的烧玉米,走亲戚赶鞭市等情景。

离开故乡后不多年,听大人说自己家在农村的老宅,也如鲁迅先生写的故乡老宅一样,已经卖给别的姓的人了,《故乡》中的宏儿问他大伯,什么时候能回来,成人听了其中是很有些凄怆的。随着时光流逝,或许有的这种凄怆躲进了自己心灵的一角,故乡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工作后上班下班成了日常,工作的人想的是升职或赚钱,很长时间故乡似乎已被遗忘了。命运弄人,一次意外造成了自己的身体伤残,失去了工作,生活也很快陷入了绝境,当时绝望的心理现今也不忍描述,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瑟瑟的我,在黑暗与寒冷中想起了故乡,想像中的故乡有温暖有光亮,她就在那儿,我已离别她有二十多年了!心里五味杂陈,于是打开灯,写了几句诗不诗的句子,现在还留着:“杨柳依依去里时,霏霏雨雪梦魂思。望穿秋水桑田老,拍遍栏干雁字迟。蔼蔼浮浮盈牧野,瀌瀌弈弈背归期。迟迟行道伤饥渴,散漫徘徊莫我知。”随之产生了无论如何也要回故乡的念头,并很快实施了,虽然怀着和衣锦还乡相反的羞愧。

回到故乡发现,比之二十年前,儿时的玩伴也都变老了,但不少建筑与风情却变新了,只有父老乡亲的热情和朴实都还是原先那样。家乡的土地树木,家乡的秋月春风,犹如脐带血能给后来生病的自己以医治,逐渐我的生活又苏醒了过来,应该说vl世上的离乡返乡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希望,如今又读到“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样的句子,感到无比的肃穆!

——202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