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的处事法则(曾国潘的名字有什么讲究)(1)

曾国藩是家里的老大,下面的弟弟妹妹很多,看名字的话,曾国藩下面有曾国璜、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等等,看上去是以“国”字作为行辈,但是在曾国藩出生的时候,父母可能还没考虑过怎么给以后二胎、三胎的孩子取名,所以只是先给曾国藩取了一个乳名,叫宽一,后来取学名,不叫曾国藩,而叫曾子城,后来取字,字居武。

曾子城,字居武。“子城”和“居武”的关联非常巧妙,它们一并出自《孟子》的一句话:“曾子居武城”,意思是“曾子住在武城的时候”。好像话没说完。没错,还有下文,说的是曾子住在武城的时候,越国打了过来,曾子准备出城避难,等等等等。曾子的做法,给儒家人物的人生进退树立了一个榜样。

曾国藩的族谱里边,正好是把家族始祖追溯到曾子身上的,所以用曾子的典故给孩子取名,就已经体现出了良苦用心,更何况在名和字的关联上,把姓也关联了进去:姓曾,名子城,字居武,一共5个字,完全就是“曾子居武城”用到的5个字,只是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

曾子城后来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主考官要他改名,这才改成了曾国藩。从字面理解,“国藩”的意思是“国之藩篱”。如果要在涵义不变的前提下改成现代风格的名字,那么“曾国藩”基本等于“曾卫国”。

巧妙的是,“国”和“藩”连起来有“国之藩篱”的意思,但“国”和“藩”单独看,刚好能和“子”、“城”构成对等关系,这就使得从“子城”改为“国藩”变成了同义词替换。

古人的名字有几个特别常见的字,尤其是“子”和“甫”。这些字用在名字里,并没有实际的涵义,只是对男人的美称而已。

所以,“子城”的“子”可以当成虚字处理,和它对应的“国藩”的“国”在这里其实也是一个虚字,表示行辈。“城”和“藩”的涵义,都是用一圈障碍物把一块地方围起来,保护好。

不知道曾国藩在什么时候把字改成了“伯涵”,但“伯涵”和“子城”、“国藩”都能关联得上,只是关联性不算很强,毕竟名字改来改去的,再照顾关联性就太难了。

“伯涵”的“伯”表示排行,说明他是家里的长子。如果曾国藩是家里的次子,字就不能叫伯涵,只能叫仲涵。“涵”才是表意的字,有“包容”、“包含”的意思。而“城”也好,“藩”也好,都可以看成一种容器,对外有所防御,对内有所包容。

在严格意义上,名是由父亲取的,字是在成人礼上由父亲请来的嘉宾取的,本人既没机会,也没资格给自己取名、取字。但人总有自我标榜的倾向,所以总要想方设法给自己弄一个能让自己满意,而不是让长辈们满意的名字,于是就有了号。

古代的号,很像是今天的网名,不但可以自己取,不受姓氏和字数的限制,还可以不断给自己加小号。一个人能给自己整出好多个号,给后世的读书人平添很多阅读障碍。

曾国藩在这一点上难能可贵,一号走遍天下。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应该就给自己取过号,但具体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他在日记里追忆过自己改号的经历,说自己把号改成了涤生,“涤”取的是把从前的脏东西洗干净的意思,“生”取的是袁了凡的一句话:“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总结一下,改号“涤生”标志着曾国藩暗下决心,从此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了。

由此可见号的随意性有多大,如果不是曾国藩自己解释,旁人根本读不出涵义和出处。不过就算是曾国藩本人,也把出处搞错了。“从前种种”那番话,出自袁了凡的《了凡四训》,但不是袁了凡讲的,而是云谷禅师告诫袁了凡的。以曾国藩那么谨慎的性格,会在自己的名号出处问题上犯这种错误吗?应该不会,最有可能的缘故是,曾氏家族有祖训“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医药。

曾国藩一生都很认同这个祖训,到处推广,所以,如果自己的号出自一名僧人之口,毕竟有点尴尬。

我们看曾国藩无论取名,取字,取号,完全是书香门第的风格,选字也好,用典也好,普通百姓不可能学得来。

百姓人家也有自己的取名方式,既有很随意的,也有不随意的。在不随意的取名方式里,父母通常会请江湖大师给孩子批个八字,再看看五行里缺什么就在名字里补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