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艸部》:“刍,刈(yì)草也。象包束艸之形。”

译文:“刍,割下的草。像包着的、捆着草的样子。”

《说文》艸部,会意字,今为艹部。

曹丕所有古诗(说文解字刍土龙刍狗的曹丕)(1)

刍是会意字,从“刍”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边像两株草,右边像一只大手(“又”),表示用手去拔草。所谓“刈草”就是“割草”的意思。它是个动词。当“刍”用作名词时,表示喂牲口用的草。也正因为喂牛羊的草叫“刍”,所以我们才称牛羊等动物回嚼时为“反刍”。后来“刍”也引申指割草的人。

古人写论说文常常将自己的言论称为“刍议”,相当于“刍言”,表示是草野之人的浅见,这是一种自谦。

《三国志·蜀书·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土龙刍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的东西。是诸葛亮请杜微出山的时候说的话,形容曹丕篡位是土龙刍狗。

曹丕所有古诗(说文解字刍土龙刍狗的曹丕)(2)

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魏文帝,字子桓,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曹丕发动起自己所有的力量,一起演了一场戏。先是曹丕的臣子劝进,臣子讲述了很多理由,说曹丕如何如何,可以称帝,汉朝如何如何,天命衰微。可以说曹丕当魏王后的祥瑞简直不胜枚举:黄龙、凤凰、麒麟、白虎、甘露、醴泉、奇兽,无奇不有,是自古以来最美好的。谁知曹丕的答复竟然是断然拒绝,他下令道:“当年周文王已占有天下三分之二,还向商朝称臣,得到孔子的赞叹,周公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君主的职权,完成使命后还是归还给成王,我的德行远远不如这两位圣人,像许芝这些话,我怎么敢听呢?这些话使我心里害怕,手发抖,字都写不成,意思表达不清,我要辅佐汉室治理天下,功成后交还政权,辞职还乡。”

不仅是大臣们不断上劝进表,汉献帝也知道汉朝气数已尽,故十分“配合”地连下了三道禅位诏书,苦苦地恳请、哀求曹丕仿效虞舜,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曹丕却说:“听到这个诏命,真吓得我五内震惊,浑身发抖。我宁可跳东海自杀,也绝不敢接受汉朝的诏书。”尽管曹丕的假戏作得如此逼真,但朝中的文武大臣还是心领神会,他们一边上书,一边在今许昌一带筑起受禅台。

经过九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大臣们数十次的上表劝进,汉献帝前后四次下达禅位诏书,延康元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号的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册奉交曹丕,宣布退位。十月二十八日,曹丕在桓阶等人所上的“登坛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第二天,曹丕登上了受禅台,参加受禅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匈奴等四夷使者共数万人。在完成典礼后,曹丕对群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曹丕照例三让之后于同月二十九日升坛受禅,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礼乐。同时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十二月,定都洛阳。

从此以后,汉魏故事成了帝制社会禅代的代名词。从三国到赵宋王朝建立,历经七百多年,十余个朝代都以禅代的方式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