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辣椒的起源辣椒是人类种植最古老农作物,约7000年前,就生长在大陆起缘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朝末年传入中国据记载,从15世纪由葡萄牙人带到东方,在经商贩从海上和陆地带到中国鉴于湖南和四川等省处于内陆,辣椒的引入更有可能是由印度和缅甸的陆上路线来到这里,与当地结下缘分,于是便在我国安家落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产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产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怎样掌握辣椒种植技术)

高产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辣椒的起源

辣椒是人类种植最古老农作物,约7000年前,就生长在大陆。起缘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朝末年传入中国。据记载,从15世纪由葡萄牙人带到东方,在经商贩从海上和陆地带到中国。鉴于湖南和四川等省处于内陆,辣椒的引入更有可能是由印度和缅甸的陆上路线来到这里,与当地结下缘分,于是便在我国安家落户。

辣椒到我国约有400多年历史,据最早有关辣椒的文字出现明代高镰的《遵生八笺》一书曰:"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特别钟情于辣椒,各种麻辣火锅响遍全国,真所谓不辣不欢,越辣越欢越过瘾。

红辣椒

二、辣椒用途和意义

辣椒含有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这些元素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骨骼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力,加强胆固醇降解,减少心血管疾病和解毒抗癌功效。特别是果实中的辣椒素,能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运行,还可治疗胃寒、风湿和冻疮等疾病,被人们称为红色药材。

辣椒可以生吃、炒食、作馅、磨粉、制干和腌渍等,也可以加工成各种辣椒油、辣椒酱和糟辣椒,我国盛产的辣椒干和辣椒粉以及辣椒酱畅销国内外,是重要的创汇商品。辣椒在市场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巨有良好发展潜力。

辣椒快成熟

三、环境条件的要求要注意哪些?

(1)土壤

辣椒对土壤要求相当高,必须选择地势干燥和土层深厚、排水和通风性能良好的地块,而且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2~7.2砂壤土。黏质性土壤不宜种植辣椒,因通风性差和保水保肥差,后期易发生早衰现象。

(2)温度

辣椒喜温,怕冷,又忌高温。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30度。幼苗期适宜温度白天25~30度,晚上20~25度,土温17~22度。开花授粉白天20~25度,夜间温度16~20度;若低于15度的时候,很难授粉,因温度低易引起落花落果;如果超过30度,花儿发育不健全或者柱头干棝影响受精而落花。

(3)水分

由于辣椒根系较浅而又弱,对水分要求极高也比较严格,种植辣椒对水分的重视要放首位,半点懈怠不得。辣椒是一种非常难伺候的品种,特别小气。即不耐旱又怕涝,必须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掌控60%~80%之间。

(4)光照

辣椒对光照强度没有其它蔬菜要求高,只要光照匀速就能生长。如果光线太强,易抑制辣椒生长,果实容易发生日烧病。

密密麻麻的辣椒

四、辣椒生长发育特性

(1)根系生长的条件

辣椒根比较细,根量又少,入土又很浅,全部根群凝聚在15~20厘米深的土层,根系吸水能力很差。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再生能力弱,育苗阶段要注意浅栽护根措施,达到最佳理想效果。

(2)茎和叶片生长规律

辣椒茎杆直立,主茎生长叶片后,茎顶端形成花芽。开第一朵花结果,就会长出很强的侧枝,侧枝继续生长形成花芽又结果。辣椒叶片为单叶、互生、卵圆形和披针形,叶面光鲜,呈绿色状。辣椒真叶展开,主要靠叶片营养物质维持。所以,叶片在茎上存留长短,是幼苗粗壮或单瘦的标志。

(3)辣椒开花结果

辣椒主要分雌花和雄花两种。授粉时间于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后。一般授粉8小时左右开始授精,授精过程需要24小时完成。果形各种各样,有圆形、牛角形等,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

圆圆满满的辣椒果

四、怎样栽培辣椒?要注意些什么?

栽培辣掓是非常的一节,如果大面积露天栽培。首先,必须对地势、土质、阳光、交通和防水排涝都要考虑。

(1)、育苗

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易排水排涝,没有种植任何茄类的地块。苗床在播种前翻耕亩施复合肥和过磷酸钙25千克。

(2)播种

辣椒种必须要经过消毒杀菌处理。把辣椒种晒1~2天,清水浸泡3~4小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钾溶液10%浸种半小时杀死表面病菌,捞出沥干洗干净,在25~30度常温条件下催芽,等到60%~70%种露白播种。

(3)怎样播种

播种时先将苗床浇足水,等水渗透土壤后,把萌芽的辣椒种子拌匀细粉泥沙均匀撒在苗床上,盖上薄薄的一层细土,搭建小拱棚盖上薄膜保湿。一般4~7天可以岀苗,岀苗后揭开薄膜。如发现水分不足要立刻浇水。为了确保辣椒苗在苗床里保持足够营养,要及时清除间苗、弱苗和杂草。

(4)定植和栽苗

种植地块选择地势高燥,土层肥沃、能排能灌的地方。定植前深翻土壤施入基肥。开沟标准:畦宽110厘米标准开沟,沟深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当辣椒幼苗长5~6片叶,清除弱苗、病苗和残苗,挑选健壮、绿色、有光泽。根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康苗。

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定植,密度应该考虑品种、土质肥力、气温条件等来决定。肥沃土壤宜稀,贫瘠土壤要适当密些,一畦2排,株距7~30厘米,亩栽3500~5000株左右。

地里的辣椒

五、怎样施肥

(1)、辣椒栽培主要以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一般亩施过磷酸钙25千克和腐熟农家肥50千克另加复合肥50千克,在整地作畦时开始施。苗期需肥量很少,正常情况下浇腐熟农家肥2~3次就可以了。

(2)当辣椒开始结花露果时,等到幼果约2厘米左右,就要重施一次追肥。以后每采收一次就要施一次追肥,每亩结合有基肥和灌施三元复合肥10千克。也可用0.4%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喷施叶面,补够充足营养,提高坐果率。

即将成熟变红的辣椒

六、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收成质量好坏与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对于管理要放在首要地位,不可轻视而造成严重损失。

(1)水分管理的重要性

辣椒根系浅,对水分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开花结果期,对水分要求更加严格,必须保持地面有湿有干,土壤湿润不沾接最合适。每当7~8月高温干燥季节,此阶段正是秧苗长势喜人的时候,要早、晚浇水抗旱。雨水过多要随时排涝。

(2)除草

雨水浇过后,各种杂草会滋生猛长,要及时中耕除草,控制杂草蔓延扩散,铲除萌芽状态。为防止土壤板结,要随时松土,促进根系正常发育生长。摘出老叶、病叶、棝枝,以利通风采光。随着植株快速生长,土壤经雨水冲刷容易造成流失,植株会发生倒伏露根现象,要进行培土护杆。

(3)疏果

为了提高更多产量,一定要做好蔬果工作,虽然麻烦,但效率不错,随时摘除畸形果、病果、裂果、小果和多余无用的余果,避免它们抢吸养分让其它果遭到影响。

又红又圆的辣椒

七、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辣椒病虫害很多,最常见易爆发的疾病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蚜虫、蓟马等。

(1)疫病的防治和处理方法

疫病初期主要发生在苗期和成株期。一般温度超过25度以上最容易爆发。发病原因是平畦栽培,连茬种植和土壤含水量过高易引起疾病发生。

防治方法:深耕轮作,合理密植培育

优质壮苗;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控制浇水量;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农药防治:初期用50%甲霜铜7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以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克熏蒸,隔9天1次,连续喷3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炭疽病

炭疽病适宜温度在27%左右,相对湿度太潮高于95%以上易爆发。主要是排水不良,栽植密度过密,没有采取正确施肥方法以及温度过高导致各种灼伤的果实所引起。

防治方法:每当暴雨或者雨水频繁,要注意及时排水;合理种植密度,培育壮苗优质苗,深耕细作;要特别加强田间管理,增添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农药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者50%50%混杀硫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3)病毒病

辣椒太稀疏

病毒病发生频率较高,主要是连茬耕种的田块,而排水和施肥处理技术不到位;培植株苗太密和高温干旱天气,都容易发生;经常有蚜虫出现的田块也是发生的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切记轮作;培育壮苗,提高植株免疫力和抵抗力;合理种植间距密度,尽量改进施肥技术,采取措施彻底消除蚜虫

农药防治:控制好病毒传播感染,40%乐果1000倍液或者50%抗牙威可湿3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4)蓟马病

蓟马非常容易爆发,而且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对蔬菜粮作物危害很大。特别是冬季大棚发生较严重,危害范围比较广,不禁危害农作物,还传播疾病。

防治方法:保持清洁田块,清除杂草和枯枝残叶,并集中烧毁和深埋,彻底清除蓟马虫源栖息场所。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株壮苗,增强辣椒长势,减轻蓟马危害造成的损失。并适时浇水,防止干旱,给蓟马不留一点生存空间。

农药防治:选择啶虫脒、高效氯氰菊脂或溴氰菊脂进行喷雾防治。因为这些药见效快,持续时间长,但必须遵循农药转换的使用原则。也可以釆用物理防治薊马对蓝色具有强烈趋性,可以在田间张挂蓝板诱杀成虫。

七、辣椒的收获

成熟的辣椒

每当辣椒到成熟期,我们要抓紧釆收。青椒一般在花谢后25天左右。长椒品种勤采勤收,以便于继续生长结果。如果加工成干辣椒,等到果实熟透红润后釆收,要分次釆收。。如需提前让红辣椒上市,用乙烯利液涂抹在充分长成熟的青椒上进行催红处理,一般6~7天涂一次。

(原创首发)

2019年10月11日7点30分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