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社会群体”的人种,所以“走街串巷”和亲朋好友之间的距离感也会非常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更多的强调自己的距离感,也希望彼此之间能够有独立的空间。

那么“亲戚”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彼此之间相处的方式也在变化,所以想要知道如何更好的和身边的人相处,老人也是要不断学习的。

然而时代的变化经历了全貌的大部分都是60后、70后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多强调彼此之间的亲密感,走街串巷,吃完饭去亲朋好友家拉拉家常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人到中年家不能接待三种人(人到晚年串门做客时)(1)

但是现在21世纪,年轻人更多强调距离感,很多思维比较超前的老年人,也会非常认同这种相处的方式,不接受被人的打扰,也不接受别人以感情好为借口的无理取闹和没有分寸感。

所以这种关系的变化,就使得我们到了老年时期,一定要懂得保持关系的距离,尤其是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要做到五不带。

这样才能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能减少彼此之间的问题,更是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不会人到中年了,还会因为“礼貌”问题,而被别人戳脊梁骨。

人到中年家不能接待三种人(人到晚年串门做客时)(2)

一、不带调皮的孙子

现在的人特别讲究“隔代亲”,而且年轻人的工作特别忙,很多都是老人在帮忙带孩子。那么当老人带着孩子比较无聊的时候便会去亲朋好友家做客,但是孩子有时候是没有成年人的意识和思维的,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己怎么快乐。

而且很多被爷爷奶奶养大的孩子会更加调皮,去到别人家翻箱倒柜,其实也是一种非常不好情况。

而且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是:来到家里就是客人,所以很少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和对方翻脸。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情况,因为会导致彼此之间的感情疏远。

人到中年家不能接待三种人(人到晚年串门做客时)(3)

二、不带情绪

人的情绪都是要自己消化,如果有亲近的人可以分担那是自己的幸运,但是别人是没有理由和责任去帮你分担自己的情绪的。

而且心理学中的“蝴蝶效应”也告诉我们,自己这种潜移默化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对方,造成对方的情绪下降。

所以与人交流,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无论自己有多么的悲伤,请不要将这种情绪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三、不带挑剔说话

很多老人在家中对子女指手画脚惯了,出门在外也会保持这样的情绪和方式,对于外人来看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人到中年家不能接待三种人(人到晚年串门做客时)(4)

如果出门在外挑剔别人家的装修,摆设和家庭的模样,不仅会让对方非常没面子,而且还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没有礼貌的话。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既然与自己无关,只是对方的喜好和审美,即便自己不喜欢不愿意说夸奖的话,那么也请闭嘴不谈。

四、不带无用的礼物

现在社会送礼讲究送到对方的心坎里,如果你只是送一些没有用的礼物,对于对方来说也只是一种浪费而已。

虽然串门的时候带礼物代表着自己的重视,但是也不是买什么礼物都可以的,要经过精神的挑选,根据对方的需求去送,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人到中年家不能接待三种人(人到晚年串门做客时)(5)

五、不要突然空降

对于人到中年的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的那个年代之间的距离感更弱一些,散步的时候走到谁的家里坐坐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现在人都非常讲究距离感,所以没有提前预约或提前通知的突然驾到对别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也会打乱对方的生活和计划。所以提前预约和提前通知是非常重要的。

“懂礼貌”是现代人非常重视的点,无论是对小孩子、年轻人来说,还是对老年人来说,大家都喜欢懂礼貌的人,懂得有分寸感的人。

人到中年家不能接待三种人(人到晚年串门做客时)(6)

那么“礼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和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加有礼貌,整个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

那么当老人退休之后,从工作的群体中退出,就会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并且成为自己以后生活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拥有自己的私人领域的时候,就要尊重他人的私人领域,要牢记这种相处的核心规则,才能和对方更好的相处。

因为不仅仅是去别人家做客需要分寸感,在和任何人相处的时候都要保持一定的分寸感,才能让感情变得更加和谐有效。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