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事由,今天必须在家里呆一天,关掉电视,断开网络,放下手机,终于可以体验一次初始的生活了。以前总是想,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网络,放下了手机会是什么样,会不会有太多的人去牵挂,有无数的工伤需要你去处理。可是,在今天所以的一切都要放下,让身心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体验吧!

最近一直在阅读《菜根谭》,刚好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沏一杯茶,静坐书桌前,安心地去阅读。当看到念头稍异,境界顿殊时,心里便有一种开悟,或者说是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在现实中可以理解为格局,也可以理解为胸怀。你的格局不同,你对人、对事的看法与理解就不同,从而就造成了你在未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

这句话在书中的原文是这样说的: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沲,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它的意思就是说:人生幸福的境遇和祸患的局面,都是由欲念造成的,所以释迦牟尼说:“对名利的欲望太过炽热,就会踏入火坑;过度沉沦在贪嗔爱恋里就会掉入苦海;而一个清净的念头可使火坑变成水池,一个觉醒的念头可以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念头稍微不同,那么所得到的境界就大不一样,不能够不谨慎啊!

本自清净为何生无明(读念头稍异境界顿殊)(1)

拂晓

其实这样的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佐证,比如说人聚财散,人散财聚。道理很浅显,就是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如果一昧地把钱财看得太重要,总是想着要自己多得多占,根据质量守恒原理,你拿得多了,别人就会拿的少,久而久之,大家可能就会出现人心向背,分崩离析的局面。如果当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考虑周全,把财富当成公共的财富,根据能力进行合理分配,那样,虽然每个人的财富没有以前多,但是在这样一个平衡的环境中,大家的能力与财富是成正向增长的,综合而言,是成长的。

念头其实就是我们心中所想所思,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心就能有多宽。格局是一种眼界,更是一种大情怀。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大的胸襟。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其实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我们好多人都读过的。说有一个工匠即将退休,因为跟随老板好多年,他现在年龄大了,老板为了感谢他,想要送他一个礼物,就让他在最后退休之前再建造一幢房子。他想马上就要退休了,所以也没有太多心思干活,就随便应付着去做,等把房子建造好的时候,老板拿出钥匙,告诉他说这是送给他的礼物。这时他才后悔当初建造房子的时候没有用心去建造,最后懊恼不已。所以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念头不同,会造就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想法,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真是有道理呀!

人常说:“格局二字,格是人格品性,局是气度胸襟。心胸越大,格局越大;格局越大,成就越大。”心中有多少度量,就能撑得下多大的船;心中有怎样的格局,就能写出怎样的结局。所以古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也就是这样的道理了吧。

欲成大器,先有格局。英国已故首相曾说过:请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请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请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请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请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这也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原因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谓格局,不过是眼中有尺、心中有量。如果我们还曾有追求,还有梦想,那就应该在往后余生的每个日子里,都能把格局放宽,把心胸放大,努力去绽放,活出自己最好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