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倦抛书昼梦长(省心录昼之所为)(1)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昼之所为,夜必思之”,意思是说白天做过的事情,到了晚上一定要仔细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经常自我反省、自我检视,总结经验教训,弥补过失不足。

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其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都多次自觉省察自己,查看为别人做的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当不为。比如,在学习、工作、思想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少不了要经常反省自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能够广泛地学习,并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不会糊涂,行为也就少有过失。其实,反省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经常自我反省,有助于帮助自己保持清醒、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从这个角度讲,自我反省是人生进步的阶梯,通过“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以检视问题、查明得失,错误的及时修正改进,正确的继续保持发扬,进而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自我反省,需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认差距。毋庸讳言,现实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个人眼里,问题或差距却经常是人们不愿意过多触及或提到的字眼。实际上,正视问题、承认差距并不是自我抹黑、矮人三分,而是理性看待不足、勇于自我完善的表现。如果讳疾忌医、“有病不治”,本来可以医治好的病症,也可能拖成不治之症。“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只有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拿出改正问题的勇气,才能为自己不断进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自省修身,是破除“心中之贼”的利器,敢于自省好比用锋利的手术刀割除自己身上的“病灶”“毒瘤”,使自身免于病毒的侵袭而保持身心健康。只有检身正己、正视问题,认真找准问题差距、分析原因教训,多方面反思总结,多角度看清自己的“短板”,才能认清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修身反省,需要正视问题,更重要的是尽力缩短差距、勇于解决问题。反省是方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试想,如果有问题却无动于衷,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岂不是过错越积越多,这样最终也不会有所改变。《易经》有云“日新之谓盛德”,是说一个人最高尚的品德就是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只有通过反省,通过“千刀万剐”的实践锤炼,坚持不懈地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和错误作坚决地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净化自己、完善自己。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昼之所为,夜必思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动态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避免“纵蚁穴为大洞”,使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涤荡,人格得到提升,最终事有所成。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