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寻湖南的古老书院,有几十之多,而在此中,要属岳麓书院、石鼓书院依旧辉煌,也凸显了其他书院黯淡。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一文化、这一历史,不应被遗忘,更应该被记起。

如今,开启寻访之路,无法逐一到访,只能开启一扇门而窥一二。

今天,我们继续来一一探访。

吉首@潕溪书院

湖南有哪几个书院(你还知道哪些湖南古代书院)(1)

高馆呤声静,清风引兴徐。山将人比瘦,心比谷同虚。野烧寒云缺,村春石照疏。林前应更好,瞑色袭衣裾。

潕溪书院是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原吉首民师)的前身,位于峒河北岸的鳌鱼峰之巅。书院建于明代,明代苗族著名宿儒吴鹤先生曾在这里兴学研文,至清代,书院曾一度兴盛过。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湘西苗族人民举行 “革命抗日运动”,书院便成了一所师范学校。

怀化@龙兴讲寺

湖南有哪几个书院(你还知道哪些湖南古代书院)(2)

湖南有哪几个书院(你还知道哪些湖南古代书院)(3)

在怀化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矗立着一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书院,这就是龙兴讲寺。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敕建龙兴讲寺。传播佛法来教化感化慈化“性狡黠,判服无常”的五溪蛮民,使其守法劳作,知理明义,安居乐业,从而起到稳定西南,保障大唐帝国迅速兴起的目的。龙兴讲寺在传播佛法的同时,也讲授文化知识。

澧县@澧阳书院

湖南有哪几个书院(你还知道哪些湖南古代书院)(4)

宋范仲淹曾随继父朱氏居澧之安乡,读书于兴国观,“寒暑不倦,学成而仕”。后人慕其志行,筑堂祀之。

庆元初宪使范处义“因陋就简”,重建于观侧。宝庆二年(1226)常平使董与几(字叔存)以“问学精勤立大志于穷约者,莫如范公;励节制行成大勋于显用者,亦莫如范公,学者所宜宗师也”,乃迁建于城东白沙洲,改名“溪东”。有前门、大门、讲堂、通经楼、文正公祠、四斋等,集所属四县之士肄业其中。

任友记撰记,教诸生“克志厉行,追踪前哲”,以“绍文正公之事业”。元至元间重修修。明正德间同知欧阳席修,亦称文正书院,明末废。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守道臧荣青等重建,改名“澧阳”。有头门、二门、公局、文昌祠、讲堂、楼座、仓廒、厨房及东西两斋等36间,置田年收租830余石以供膏火。

嘉庆初成《澧阳书院志》,学正王宝龙等作序,教诸生“穷经稽古”,“争自濯磨”,而不得“徒以浮文为猎取功名之具”。道光、咸丰间院田日增。同治七年(1868)知州魏式曾令邑人彭必材整修,增修院志,刊行规条,以挽“不古”之风气。清长沙张启鹏、善化黄士对等曾为山长。

衡阳@石鼓书院

湖南有哪几个书院(你还知道哪些湖南古代书院)(5)

湖南有哪几个书院(你还知道哪些湖南古代书院)(6)

湖南有哪几个书院(你还知道哪些湖南古代书院)(7)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06年~公元820),迄今1200余年历史。

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

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北宋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赐额“石鼓书院”,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

1944年7月,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重建石鼓书院。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你的家乡有古代的书院吗?你家乡的书院承载了哪些历史与故事?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转发。

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