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避免剧咳,必要时给予镇咳药并给予氧疗,建立静脉输液途径对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不宜给予强镇咳药,禁用吗啡,防止抑制咳嗽反射而引起窒息对情绪紧张或烦躁不安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剂,如安定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咯血的治疗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咯血的治疗方法(咯血的治疗)

咯血的治疗方法

对咯血而言,迅速有效的止血治疗和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否则可能窒息死亡。同时应积极寻找原因,治疗原发病。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避免剧咳,必要时给予镇咳药并给予氧疗,建立静脉输液途径。对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不宜给予强镇咳药,禁用吗啡,防止抑制咳嗽反射而引起窒息。对情绪紧张或烦躁不安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剂,如安定等。

2.药物止血

(1)脑垂体后叶素:疗效迅速而显著,使肺小动脉收缩,减少肺内血流量而达到止血。用法 脑垂体后叶素5~10U溶于5%GS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0min),然后脑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5%GS或NS 250~500ml中静滴维持。对高血压、冠心病、明显前列腺肥大者及孕妇慎用或禁用。

(2)对羧基苄胺 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均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酶的作用,以阻断纤维蛋白溶解达到止血目的。对羧基苄胺100~200mg加入NS 20ml中静脉注射或600mg溶于5%GS 500ml中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4~6g溶于5%GS 250~500ml中静脉滴注;止血环酸100~250mg加入NS 20ml中静脉注射,每日1~2次或溶于5%GS 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最大量为0.6g;

(3)鱼精蛋白注射液:为肝素拮抗剂,可加速组织中的凝血过程。剂量:50~100mg加入5%(S 40ml缓慢静注,每日1~2次。连续应用不得超过72h;

(4)止血敏:增强血小板聚集、促使凝血活性物质释放,加速血块收缩。剂量:250~750mg/次,每日2~3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5)维生素K1 10mg/次,每日2次,肌肉注射或20~50mg/日静脉注射;

(6)维生素K3 4~8mg/次,每日2~3次,肌肉注射;

(7)酚妥拉明:系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肺循环阻力的作用。常规剂量为10~20mg溶于5%GS 250~500ml中静脉缓慢滴注,连用5~7天,此药可引起血压下降,需要监测血压和保证足够的血容量。

(8)普鲁卡因300~500mg溶于5% GS 500ml中静脉滴注,首次用此药者应做皮试。

(9)安络血: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和加速管壁回缩作用。10~20mg肌注,每日2~3次。

(10)维生素C:1~2g溶于5% GS 500ml中静脉滴注或0.2g,每日3次

(11)糖皮质激素:咯血病人经上述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作用除有抗炎、抗过敏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外,尚可使血中肝素水平下降,凝血时间缩短,达到止血目的。剂量:地塞米松5mg/次4h,稳定后改为每日 2次,共3~5天或氢化考的松100~200mg/d,不宜长期使用。注意使用的相对或绝对禁忌证。

(12)其他止血药:立止血、云南白药、三七粉等。

3.纤维支气管镜止血

咯血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但可以明确出血部位,而且可以清除积血,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用药或放置气囊导管达到止血。

(1)局部用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出血灶滴入0.02%肾上腺素3~5ml,必要时可追加2ml,能使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或注入1000U/ml的凝血酶溶液5~10ml或给予2%纤维蛋白原5~10ml,而后再注入1000U/ml的凝血酶溶液5~10ml。保留5min,证明出血已停止时,再拔管观察。

(2)气囊导管止血:经纤维支气管镜将Forgarty气囊导管送到出血部位,然后充气0.5~5ml于气囊内,填塞出血支气管,可局部压迫止血。24h后放松气囊,观察数小时无再出血即可拔管。

(3)激光冷冻止血:出血部位明确位于1、2级支气管的局灶性出血,可用低功能YAG激光烧灼止血,疗效肯定,但使用受限。冷冻治疗肺癌咯血效果好。

(4)其他:高频电刀和微波,均可烧灼支气管内的肿瘤和烧灼止血。

4.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可先作支气管动脉造影,若显示异常扩张或体-肺动脉交通及造影剂外渗,均提示病变的支气管动脉,即可向支气管动脉注入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将病变动脉栓塞。还可用气囊堵塞肺动脉。

5.手术治疗

紧急外科手术,其原则是切除最小的肺组织,以达到清除最大出血病变的目的。其适用于出血部位明确、单侧肺出血无手术禁忌证,大咯血尤其是有窒息可能而内科治疗又无效者。对于晚期肺癌出血、二尖瓣狭窄出血、全身有出血倾向者、体质极差和出血部位难以确定者则不宜手术。

6.萎陷疗法

包括人工气胸和人工气腹。

7.咯血窒息抢救

咯血窒息是咯血致死原因之一,对其认识与及时抢救是防止突然死亡的关键。大咯血病人常精神紧张,甚至可诱发喉头痉挛,如果病人体弱,咳嗽反射弱,肺功能较差,则易因咯血而引起气道阻塞至窒息,患者窒息的先兆为面色苍白、冷汗、闷气、烦躁、紫绀、喉头噜噜作响甚至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即为窒息现象,应立即抢救。

(1)保持气道通畅:体位引流:使病人头朝下或采取头低脚高的俯卧位,迅速排出积血,同时将口撬开,清理口腔、咽喉积血,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气管插管:将有侧孔的较粗鼻导管迅速插入气管内,边进边吸引气道内积血,深度要达隆突以上的气道;在紧急情况下,可作气管切开,从套管内吸出血块,解除呼吸道阻塞;支气管镜吸引:多采用硬度支气管镜插入气管内吸引。

(2)吸氧:浓度宜较高或加压给氧。呼吸抑制者可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3)迅速建立输液通道,使用止血药物及补充血容量,纠正大咯血并发的休克。

(4)其他处理:有急性心力衰竭的给予强心剂,如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苷K;如心跳突然停止,则立即施行心脏复苏术。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并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8.大咯血后并发症的处理

大咯血后易并发肺不张及肺炎,应适当翻身、轻拍背,鼓励病人排痰,停用镇静剂及镇咳剂,应用祛痰剂以利排出下气道的分泌物和积血,加强抗炎和体位引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