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深入实施,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艺考招生制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艺考大变革时代到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艺考大变革时代到了(文化素质专业能力)

艺考大变革时代到了

来源:光明日报

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深入实施,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艺考招生制度。

艺考不再是上大学的捷径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显示,文学编导类、播音主持类、摄影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为普通类一段线;美术类、音乐类、书法类、航空服务艺术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为普通类一段线75%;舞蹈类、影视戏剧表演类、服装表演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为普通类一段线65%。随着文化课成绩在艺考录取分数比重中的提升,想通过艺考获得本科通行证的捷径,已行不通。

对于缩小校考范围、省级统考全覆盖以及提高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等问题,社会各界有着不同解读。支持者认为,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很可能导致后劲不足。与此同时,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是,专业统考过线后,可供选择的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将会变得越来越多。也有专家指出,政策导致“一流教育资源”有时只能招收“末流生源”,因为很多专业素质过硬的考生可能会因为无法通过文化课成绩线而名落孙山。比如,2021年南方某知名大学音乐学院以高考方式录取的学生,文化课分数虽高,但专业能力、艺术素养相对欠缺,因此学校不得不调整授课计划,从最基础的拉空弦、音阶开始教。

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参加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510万,而当年艺考人数仅3.2万,占高考总人数的0.6%;到2013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912万,而艺考生报考人数达到了100万,占高考总人数的10.96%。近十多年来,艺考人数一直保持在占总报考人数十分之一以上,仅次于工学和管理学,位居第三。“艺考热”源自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一方面,艺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专业课可以通过短平快的“应试速成”来提升,成为考大学的一条捷径。另一方面,“艺考热”背后有着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动的烙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意产业的崛起。到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在艺考大军中,大多数学生计划从事文化创意相关行业工作,如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游戏、动漫、数字音乐方向。

创意产业人才需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高的艺术素养。具体而言,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意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夯实艺术专业基础,另一方面也要辅之以历史、计算机、哲学等基础文理学科的教育,走跨学科、通专结合的道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偏低已成为制约其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障碍。因此,提高艺考生文化素质极为重要,可以有效实现艺考大军从“量”到“质”的转变,从而符合市场对艺术人才的实际需求。

筛选文化素质与专业能力兼具的考生,避免“高分低能”

艺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面广,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等各个环节。因此,艺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艺术学习越来越标准化、制度化,甚至可量化。可以说,我国目前艺术类高考实现省考全覆盖,便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具有创造力的创意人才,难以通过统考进行全面量化测量。

筛选出文化素质与专业能力兼具的考生,是艺术高考改革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提高文化分数控制线的基础上,首先应继续在省级统考层次、水平、质量上下足功夫。应增强考试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如音乐学师范专业以师资培育为重点,钢琴和声乐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应成为重点考核内容。省考机构在以专业目录为指导基础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别高校人才选拔需要,合理细分统考科类(如音乐统考类细分作曲、指挥、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等),切实做到省考内容、难度与省考覆盖高校的对应专业需求接轨,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必备技能,避免出现“高分低能”问题。同时,建议省考机构成立专门的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及时公布招生政策、省级统考办法、统考合格考生名单、投档规则、咨询申诉渠道等信息,并发布考试相关内容(如各档样卷、历年考题、考试范围与难度、参考书目等),便于考生参考。

其次,筛选优秀的艺术人才,考评是重要环节之一。2021年起,逐步建立的艺术类专业考评人员信息库,有利于实现各省(区、市)考评人员共享。同时,“考评分离”,严把考试组考生、评委、考场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等方案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艺考过程的公平公正。值得重视的是,艺术门类统考应对评分执行细则、评分方式、评分管理建立统一机制。当前,美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评卷流程较为规范,值得其他艺术门类借鉴。正式评卷经过粗分档、粗分档复核、细分档、细分档复核、打分5个步骤。此类评阅方式只要加大对粗分档复核和细分档复核的监管力度,基本能确保艺考分数的公平公正。其他很多艺术门类招生过程因涉及现场表演,评阅环节不像美术类那样便捷与直观,考生得分和评委水平、偏好关系较大,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要提升评委培训的针对性,可考虑通过集中研读历年不同档位的表演视频,明确评分要求,统一评分标准。此外,还应加强对考评人员的监管力度,建立考评人员诚信档案,实行终身追责制,出现事故或者有劣迹的评委,不得再参与招生考评工作。

再次,应进一步优化录取机制,当考生专业统考成绩和文化成绩均达到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时,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分层次、分类别合理配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的比例。如侧重专业技能的,可实行文化成绩达到艺术类录取控制合格线后,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遵循专业成绩志愿原则择优录取;再如需要考生具备扎实人文基础的理论应用专业,在划线上可提高文化课成绩比例,且综合成绩相同的考生,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者。

最后要指出的是,艺术类统考测试的是标准化技能,而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将面临另外一套强调个性、创造性与表现力的艺术标准,这就要求各高校积极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价等专业培养关键环节,推动学生完成从标准化技能到个性化能力的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