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71: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5·济宁二模毛竹生长迅速且繁殖能力强,适生的温度为最冷月平均气温4~8℃,年降水量1200~2000mm,最适宜水热搭配良好、干湿季节明显、四季较分明的地区。读世界竹子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1)

1.图中最适宜毛竹生长的地区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2.甲地无竹子分布的丰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地形

3.茂盛的竹林和发达的地下茎(在地下水平生长的茎,其上又长出新根和竹芽)系统,可能会使其生长地区

A.土壤肥力提高 B.地下水位下降 C.植物物种减少 D.地表径流增大

【2015·泉州五校联考】水稻生产重心指的是某个时期水稻产量分布在某个区域上的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地理重心),下图为1978~2009年中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读图回答4~5题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2)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生产重心一直处于中国几何中心(103.50°E,36°N)的东南方向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增长速度慢于其它地区

C.1978—1990年,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朝西南方向缓慢移动

D.2000—2009年,我国水稻生产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

5.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水稻生产重心空间布局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水稻生产技术 B.水稻产业政策

C.气候、水源 D.耕地面积

【2015·南京三模】下图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4)

6.A区域的重要出口农产品有

A.牛肉、面粉 B.葡萄酒、红肠

C.乳酪、奶粉 D.花卉、水果

7.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科技

C.劳动力 D.热量

【2015·山东潍坊期末考试】读我国某地区某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图中最能代表该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5)

A.① B.② C.③ D.④

9.对该地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A.秸秆-燃烧-还田 B.秸秆-堆置-自然腐烂

C.秸秆-薪柴-能源 D.秸秆-沼气-能源和肥料

图甲为美国某农场经营模式图,图乙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区)分布 图。回答10~11题。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6)

图甲 图乙

10.该农场位于图乙中的哪一个农业带(区)

A.a B.b C.c D.d

11.图5中a、b、c农业带(区)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平 ②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好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5·山东青岛模拟】棉花原产于印度,耐旱、耐盐碱,喜光照。15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图为甲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7)

12. 限制该国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温和,棉花需求量小 B.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

C. 地势低平,涝渍严重 D.劳动力少,种植成本高

13.最适宜在图示岛屿 发展的农业生产类 型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2015·河南豫东豫北十校联考】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据此完成1 4~15题。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8)

图8

14.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5.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

二、综合题(40分)

16.【2015·昌平区二模】自吴越时期,为了便于蓄、灌、排和区间运输,人们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结构。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塘边植桑,桑叶喂蚕。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养4~5次。桑蚕养育工序复杂,需投入较多的劳力。唐朝以来,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9)

(1)分析杭嘉湖地区养蚕的有利条件。(10分)

(2)简述下图所示农业循环生产的过程,并说明其对环境问题的有利影响。(10分)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10)

17.【2015·四川乐山调研】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 26.8km2,人口439万( 201 0年),山区面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三。新西兰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但粮食不能自给。2014年1 1月,主席访问新西兰,加强两国农牧业合作成为访问的重要议题。

下图为新西兰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11)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12)

(1)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10分)

(2)与西欧地区相比,新西兰乳畜业需要发挥那些优势,克服哪些不足?(10分)

参考答案:

1.D 2.B 3.C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13)

4.A 5.B

【解析】第4题,水稻生产重心经度在113.24°E以东,纬度在31.23°N以南,所以位于中国几何中心(103.50°E,36°N)的东南方向,A正确。

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重心空间布局向东北方向发展,主要是受水稻产业政策影响,即鼓励种植业发展,B正确。

6.C 7.D

【解析】第6题,A区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加之该地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主要出口乳酪、奶粉等农产品。

第7题,造成丹麦A、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A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为乳畜业;B地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以种植业为主。

8.B 9.D

【解析】第8题,分析该地农事安排示意图可知,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应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但生产规模小,产品的商品率低,②符合。第9题,用作物秸秆制取沼气,可以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生物能,提高燃料热能的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净化环境。沼渣用作肥料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A、B、C项做法资源的利用率低,且不利于环保。

10.D 11.B

1 2.B 13.D

【解析】第12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图示国家(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中纬度地区,常年盛行西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适宜棉花种植。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国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发展畜牧业;该国离欧洲主要乳肉消费市场近,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是乳畜业。

14.B 15.A

【解析】第14题,该地区农业生产既有小麦、玉米的种植,又放牧山羊、绵羊,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第15题,该地区位于欧洲,种植有橄榄,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农作物生长季节降水少,发展农业水源不足,故修建堤防,引水灌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6.【解析】⑴蚕丝也是农产品,影响其发展的区位条件包括原料(桑叶)、劳动力、生产经验、交通、市场等。地处亚热带,桑蚕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桑树种植广,饲料丰富;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河网密布,水运交通便利;丝绸产业规模较大,市场需求量大。

⑵注意描述图中各生产环节,并评价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桑叶养蚕,蚕沙制沼气,蚕沙和沼气渣喂鱼,塘泥培肥种桑树。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沼气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农村能源问题,减少滥伐树木;塘泥培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土壤退化及地下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⑴地处亚热带,桑蚕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桑树种植广,饲料丰富;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河网密布,水运交通便利;丝绸产业规模较大,市场需求量大。(答出5点,即可得10分)

⑵桑叶养蚕,蚕沙制沼气,蚕沙和沼气渣喂鱼,塘泥培肥种桑树。(2分)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沼气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农村能源问题,减少滥伐树木;塘泥培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土壤退化及地下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答出4点,即可得8分)

高三地理经典问答题的归类与总结(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71)(14)

【答案】⑴国土面积小;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和粮食作物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居大量耕地。

⑵优势:远离大陆,受污染少,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成本低。

不足: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市场消费地,运输成本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