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又称为“3S”技术,包括:

①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某一个物体的位置(点信息),主要用来定位;

②遥感RS确定地面物体的分布特征(面信息),主要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③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分析GPS和RS获取的信息。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将地球上的地物信息进行数字化,形成一个“数字地球”。

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无人机遥感示意图


例题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1~2题。

1、实时监测、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2、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A.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 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答案:B、A

精讲精析:(1)分析在病虫害监测和预报中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①实时监测为遥感技术(RS),分析和预报病虫害灾情为地理信息系统(GIS),选项B正确;②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来定位,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的手段,存储地球上的各类活动和地球环境,因此这两个选项都不正确(不是监测、分析和预报灾情)。

(2)分析各国的水田面积及水稻单产。①四个国家中,水田面积的排序应该为:印度/中国、泰国、日本,日本的水田面积最小,因此乙为日本;泰国的水田面积位列倒数第二,因此丁为泰国;②在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日本精耕细作,单产最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发展较快,单产也较高,由于已知乙为日本,因此丙为中国。③我国是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因此水稻产量最高,进一步确定丙为中国。因此四个国家依次为印度、日本、中国、泰国,选项A正确。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每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监测、分析、定位等),分析病虫害监测和预报中,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②根据水田面积、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分析甲乙丙丁代表的四个国家。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主要有: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较少,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种植;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稻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但农民大都留作口粮,出售较少;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田块支离破碎,各个田块的面积较小,机械化生产难以开展;

④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水田需要足够的灌溉水,但季风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季节降水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因此需要建设较多的水利工程设施。

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