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秦王嬴政来说,尽管王翦是他的心腹大将,有大功于国,可随着王翦的功劳越来越大,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于是,伐燕战争一结束,只要能不用王翦的就尽量不用,理由是:大将军有大功于国,年事已高,要好好休息。

此的秦王已是十分天下而有其六了,就按捺不住那统一天的雄心。见北方大势已平,就想挥军伐楚,举兵向南。

作为秦王嬴政来说,尽管王翦是他的心腹大将,有大功于国,可随着王翦的功劳越来越大,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于是,伐燕战争一结束,只要能不用王翦的就尽量不用,理由是:大将军有大功于国,年事已高,要好好休息。

此的秦王已是十分天下而有其六了,就按捺不住那统一天的雄心。见北方大势已平,就想挥军伐楚,举兵向南。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八月,秦王嬴政置酒咸阳宫,大会群臣,商讨伐楚方略。

王翦的厉害之处 靠自污------功高震主的王翦得以寿终正寝(1)

是否伐楚,朝廷上下已没有多少分歧了,而如何伐楚,需要多少兵力,意见就不统一了。当秦王嬴政询问需要多少兵力时,将军李信恃仗自己年轻气盛,冲口而出:“楚乃垂之国,二十万人足矣。”秦王嬴政转头问老将王翦,“将军以为如何?”王翦沉吟半晌说:“楚不比中原小国,地域辽阔,兵将广,尽管衰朽不堪,还是有力量的,据我估计,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嬴政一听,吃了一惊:“六十万?倾秦国之兵也不够这个数,将军何其畏楚如此?”于是秦王认为李信年轻有为,勇敢果断,才堪大用。于是很高兴地表扬李信:“还是年青人的勇气足,王将军老了,锐气没有了,被楚国吓坏了。”

见秦王这样说自己,王翦一声不吭。退朝后,就隐居不出,自称有病,悠哉山水去了。

果不出所料,李信率二十万大军伐楚,中了楚将项燕的诱敌深入之计,退路被切断,结果秦兵大败。消息传到咸阳,举国震惊。作为一国之君的秦王嬴政更是寝食难安。这是他即位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败仗。于是,他深恨楚国,决计灭楚。在将领的人选问题上,他又想到了王翦,看来还是王翦的意见对,姜还是老的辣。

他知道王翦的病是心病,就亲临到王翦的府上探问,并承认自己的失策,但王翦不答,秦王嬴政说:“请老将军挂帅如何?”王翦道:“臣老了,也没有了锐气,身体又有病,不能替大王驱驰了。”秦王嬴政知道他还生自己的气,好说歹说,可王翦就是不答应。最后,秦王嬴政急了,就对王翦跪下:“请老将军看在先王的分上,再替寡人辛苦一趟吧!”王翦一见,连忙把秦王嬴政扶起,缓缓地说:“如大王真要用老臣,六十万人,一个也不能少。”见王翦答应了,秦王嬴政高兴地说:“定如将军所愿”。

于是,下诏在全国征兵,替大将王翦凑足了六十万大军,出发那天,秦王嬴政亲率群臣送到灞上,拉着王翦的手笑道:“请老将军早奏凯歌。”但在笑的同时,脸上却阴晴不定,笑得很不自然。待大军出发后不久,他还站在那里不肯回宫,因为他心里不踏实,倾全国之兵交予一人,不怕一万,单怕万一啊!

王翦当然知道秦王嬴政的心理,为了保证对楚战争的胜利,又不致使自己功高震主,让秦王嬴政怀疑自己,所以在军队离开咸阳,过了灞上不远,自己又连忙策马返回。此时,秦王嬴政还站在那里,见王翦一人返回,不解地问:“将军何故返回?”王翦道:“我老了,以后替大王出力的机会也已不多,趁我现在还能动的时候,想为子孙谋点儿田产,反正为大王出力,功再大也能封候。”王翦道:“大王也不要认为我有功,我只求良田美宅,足矣!”秦王嬴政一听,爽快地答应了“咸阳西边一万为良田此后就是你的了!”

王翦一听,心里踏实了,连忙策马向前。过了不久,他又派他的儿子王贲来见秦王嬴政,要求把咸阳东头的五栋府第赏赐给他。秦王嬴政道:“寡人准你父亲所请,赐府第八处。”王贲连忙磕头谢恩而去。

大军还在行进途中,王翦又派人去见秦王嬴政,要求把所赐府第周边的五十里作为他的猎场,好老了休息、打猎。秦王嬴政一听,哈哈大笑:“王将军也太多虑了,只要能灭楚,寡人何惜封赏啊?”于是,就下诏,赐王翦一百里的青山作为狩猎休憩之所。

作为一个统帅,临阵前如此再三求田索舍,为子孙谋产业,实不多见。这好像不是在打仗,而是在作生意,在讨价还价。对此,王翦的许多下属将领大为不解,都认为王翦做得有些太过分了,这种指责包括他的二儿子王苗也在内。

但王翦却不这么认为,私下对王苗说:“秦王嬴政把六十万大军交给我,不这样做,他能放心吗?这个仗还能打吗?我不是在为子孙谋田产,而是在替自己找活路。我请了一次,秦王不相信,再请两次、三次呢?秦王嬴政就会相信的,把六十万大军交给我也就不会再有过多怀疑了。”

其实,真正的大战略家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翦对秦王嬴政有担心,秦王嬴政对王翦不放心。当王翦一而再,再而三地求田问舍,如作生意一般时,他的心里可就踏实多了,如果王翦怀有异心,他就用不着这样做啊,夺取天下后,什么都是他自己的了,又何必问别人要呢?所以,秦王嬴政回宫之后,对左右人说:“求田问舍,昔日以为王翦是真英雄,今日看来王翦也并非是真英雄啊!”

见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楚王负刍命楚将项燕率军四十万御敌。项燕乃楚之名将,曾大败李信二十万大军。他见秦大军出动,说:“上次李信败北,王翦将何为?”

当王翦得知与自己对垒的是项燕后,就一改李信长驱直入的战法。大军到达天中山的秦楚交界处时,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然后筑垒设防,不与楚战,即使楚军挑战,王翦也不应战,只有迫不得已才回击一下。每日令将领与士卒同吃同住,休养生息,整训军马,增强体力,进行一些跳高、跳远、投掷一类的体育活动,还把军中有一技之长的士兵组成特种部队,做好一切充分准备。

见王翦如此抗敌,诸将大有不解。王翦道:“楚国大,兵多,如我引军深入,楚军分散各处,这个仗其实没法打,同时还有可能重蹈李信的覆辙。如我在此坚守,定能吸引楚军于秦之正面。时间一长,楚必松懈,届时,我们可乘势一击,一举灭之。”

楚将项燕见王翦按兵不动,大为迷惑,也只好率军坚守于秦军正面,与之相持。这样坚持了一年多,项燕以为秦军没有攻取之意,加之劳师日久,士气松懈,遂决定引军而去,正在楚军放松戒备,准备东归的时候,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猛扑过去,楚军仓皇应战,十分被动。经数日激战,楚军主力大都被歼灭,项燕只好率残部向江浙一带退去。

见项燕败退,王翦兵分两路:一路由李信率领过汉水、下长沙,平岭南;而自己率另一路大军顺长江而下,在项燕后面猛追不舍。于元前223年,攻下项燕的最后据点:椒越。楚亡,项燕被杀。

楚亡之后,秦王嬴政就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而秦王嬴政便是始皇帝。王翦在灭楚之后,马上交出了兵权,不再过问世事,过着隐居生活,最后不知所终。当然秦王嬴政也未食言,不仅兑现了对王翦的全部许诺,而且还拜王翦之子王贲为大将,子孙五代世袭。

相传,项燕临死时曾说:“我身死秦将,秦将必没于楚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王翦隐居后,坚决反对他的后代投军,他对孙子王离说:“道家忌三代为将,杀戮过重之故。我家已有三人为大将,杀戮过多,现天下已平,投军已非上策。”

但世上有许多事情确实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王翦坚决反对他的孙子当兵,可他的孙子王离最后还是成了秦国的将军。十多年后,始皇死,胡亥立。三年后,农民起义爆发了,第一个攻入咸阳,灭了秦国的人,就是楚人沛公刘邦,而项羽入关时,在关外与他大战的正是王翦的孙子王离,因大势已去,结果王离被项羽所杀。项羽就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而王离就是秦之名将王翦之孙。

作为一代名将的王翦,在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文武兼备、刚柔相济,在战争中,善于捕捉战机,时机不到,静如处子,时机到时又能动若脱兔,知已知彼,稳操胜券。同时,又能机智地处理自己与秦王嬴政的关系,才能求田主赏赐,功高不震主,最后避免了受谗被杀的悲剧,安然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寿终正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