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体育、音乐、美术……这么多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用一个有趣的项目融合起来?在今天举行的中华路第三小学第二届 “芳草杯”落实“双减”教学研讨活动闭幕式上,一场《“小八腊子”滨江寻美》小学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以城市建设“一江一河”为主题,展示了同一主题不同学科联动学习给孩子们带来的收获。

学校的大操场上被布置成了“九子公园”,“小八腊子滨江寻美团”的成员们一声口令:“‘小八腊子’们,阿拉白相起来!”操场上一下子欢腾了,滚圈子、扯铃子、抽陀子、造房子、跳筋子……好不热闹!师生们一路听着用上海话介绍的老城厢弄堂文化,一路看着“小八腊子”们白相,趣味盎然。这项体育课程挖掘在地文化特色,链接学生生活实际,以九子游戏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弄堂游戏的快乐,提高运动能力。

静宁路小学综合实践课(小八腊子滨江寻美)(1)

旁边的中操场上,则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小八腊子”们手执画笔静静地用心描绘着“一江一河”的美丽。来自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的哥哥姐姐们,作为区德育共享课程的参与者,通过素描版画,描绘滨江两岸之美,构图合理,画面精美,海派特色建筑跃入画纸;中华路第三小学的孩子们则用儿童画展现了他们对未来滨江两岸的畅想,画纸上沿江建筑形态各异,色彩亮丽,满满未来感。美术学科围实现了小学、中学学段共享,凸显学科素养,设计课程活动,体现了学段衔接。

静宁路小学综合实践课(小八腊子滨江寻美)(2)

道法学科则引领学生学习《新时代 新生活》一课后,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等方法了解后世博时代上海城市的变化,感受城市内涵的发展,激发对上海的热爱与归属感,萌生为城市兴盛而学习的美好愿景。

闭幕式上,精美的明星片设计,二维码扫码惊喜,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们从交流参观世博会博物馆“喵趣奇境”的活动体会,到上海话童谣,探究外白渡桥、外滩、董家渡路黄浦滨江的发展历程以及畅想并设计未来黄浦滨江发展,憧憬着上海的美好未来。

静宁路小学综合实践课(小八腊子滨江寻美)(3)

接着,“寻美团”成员寻美黄浦公园、十六铺码头、黄浦滨江步道、乒乓博物馆和世博会博物馆等,仪态大方地向与会嘉宾分享着“一江一河”沿岸的特色景观和建筑之美,在讲解中实现学习、体验、理解的内化。

中华路第三小学的这项《“小八腊子”滨江寻美》小学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多学科联动实践,聚焦不同学科课程标准,依托在地文化,从不同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异中求同,同中融异,呈现“多课为一课”模式,探索“大视域”角度下的整体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