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会感觉到自己的腿脚慢慢变得不利索了,一走就累,需要休息几分钟再走,再走一段距离又会出现腿麻、疼痛、无力等不适症状。很多人以为是“人老腿先老”,殊不知,“走路多了腿就疼”大部分是因为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其典型症状就是走走停停的“间歇性跛行”。

不同阶段 症状不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在下肢的表现,动脉硬化致斑块附着于动脉管壁向管腔内突起,随着斑块不断增大或继发血栓形成,使动脉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变慢,当狭窄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闭塞的时候,就会因供血不足导致下肢皮肤发凉、色泽改变,进而导致双腿行动不变,“走走停停”,甚至出现足趾破溃,疼痛难忍。

识别早期信号:脚发凉 腿抽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出现痉挛。如果血管狭窄加重,就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其特点是在行走约数十米至数百米后,小腿肌肉出现酸痛感,患者被迫停下休息后疼痛缓解。当动脉病变位置比较高,疼痛的部位可以发生在臀部,称为臀肌跛行;若病变累及髂内动脉,可能导致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当病变继续恶化,会出现“静息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

进入疾病晚期,脚上即使只有一点破损也很难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最终只能截肢。

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双腿的活力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关键,如出现上述症状莫要忽视!

虽然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不可避免的一种生理现象,但下面几类人群可能会过早、过快地发生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周围动脉病变:

1

吸烟者、糖尿病患者、高胆固醇患者、高血压患者、缺乏规律体育锻炼或肥胖人群、冠心病患者。

2

其他少见原因,如肢体烧伤或外伤引起的下肢动脉损伤,自身免疫疾病导致的炎性动脉病变等。

自查小妙招:摸足背动脉

如出现腿疼、腿困及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不妨自己尝试摸一下足背动脉的搏动。

足背动脉位于足背部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间,用食指轻轻按放于此部位的足背部,即可扪到动脉的搏动。可以两侧对照,如发现一侧的足背动脉摸不到,足部皮温比对侧凉冷,走路时同侧小腿又有疼痛,则需要到医院去作进一步检查。

针对下肢缺血需要进行的基本影像检查包括:下肢动脉超声、螺旋CT血管造影、下肢节段测压等。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可采取多种手术方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经诊断,就要尽早开始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血管外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动脉狭窄严重甚至闭塞,下肢重度缺血的患者,单纯的保守治疗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医生可能建议采取手术治疗。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逐渐成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经皮斑块旋切术、药物涂层球囊(DCB)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治疗术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腿疼吗(走路多了腿就疼)(1)

图|汾医介入血管科治疗团队

防治从生活细节入手

改变生活方式。吸烟是加重病情并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戒烟很必要;保持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习惯;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方案;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需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步行锻炼。

足部护理。做好足部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很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每天检查足部有无裂痕、溃疡;每天用温热水或中性肥皂洗脚,并轻柔地彻底擦干,涂上润滑油如羊毛脂(适用于干性皮肤);使用非药物性粉剂保持足部干燥;修剪脚趾甲,将其横切但不要太短;每天换袜子,但不要穿紧口弹力长袜,建议穿松软的羊毛袜使足部保暖;经常换鞋,鞋要合足,使足趾不受挤压;不穿拖鞋或赤足行走;不使用热水袋或加热垫保暖;不要把脚浸泡在热水中。(李刚)

来源:山西汾阳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