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时,放荡不羁的文人士子们,隔三差五就来次自驾游,你知道他们出门时最要紧带的东西是啥嘛?

琴瑟管弦?

笔墨纸砚?

都不是,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带上足够的备胎!

各位小主,先别跳脚骂渣男大猪蹄子,此备胎非彼备胎哦。

南北朝时的备胎,是出行者挂在马车后一个形似备胎似的食物,它的官名叫“餢鍮”通俗说就是发面饼,这是当时很时兴的一种便利食品,无论文人士子,还是乡野百姓,赶路累了,停下马车摘来备胎,啊呜啊呜啃几口充饥,口感松软,面香四溢,味道真是好极了。

备胎(不是),餢鍮(bù tóu)的做法很简单:适量温水 适量食盐 适量面粉 酵母面(别问我适量到底是多少,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等醒发出蜂窝后,就拿到案板上揉成个大圆面饼,把饼中间掏空,转圈揉捏成一个大面环,上锅烤熟就得了,所以这备胎还有一个非常亲民的名字叫“环饼”,形象点说,就类似于美国人最爱吃的各种甜甜圈的朴实祖奶奶版。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1)

ins官网上有家很火的韩国面包店,名叫“食餢馆”,餢的中文含义是发面饼,面包可不就是发面饼呗,该店的面包不添加任何别的食材,仅以面包自身口味品质决输赢,一块白面包朴实无华,但内中滋味万千,这跟两晋南北朝时挂在马车后面的备胎环饼是一个的道理,最原始的就是最好的。

世界各地文化深受中华文明熏陶哺育的事实,不管谁一再否认,历史遗留的文化融合痕迹都在那儿摆着,任谁也遮盖不住,它们无声地昭示着曾发生过的一切。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2)

“食餢馆”白底招牌上印着复杂的面包图案

话题扯远了,说回国内吧。

到唐代时,紧跟时代潮流的备胎,也随之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第一步当然还是先握出一个面环坯,下一步则是把面环拧成麻花股,丢进油锅炸到金黄酥脆,这就像面条与方便面的前世今生一样,曾经的直男为生活所迫,都弯了,还弯的千回百转,悱恻缠绵。

尽管唐代的备胎已经从面包圈变成了麻花,但人家还固执的叫着“环饼,的名字,像俺们女人就算到了四五十岁,还是愿意被人喊女孩,像男人从小哥到大爷,对异性的审美从未改变。

唐代人的主食就是饼和饭。这其中饼是主食中的主食,唐代所说的饼,内容比今天宽泛得多。除面糊以外的各种成型面食,都可以称为饼,像胡饼、蒸饼和汤饼等......但所有饼的前生都跟备胎扯不脱干系,就像生日蛋糕再多的样式,都脱离不了白面包底盘的托举。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3)

盛唐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安定,士子文人们赋诗唱和,小商贩及家庭主妇们则把满腔热情倾注到改良美食上,馓子油炸都不过瘾了,炸完趁热往上再洒一层晶莹金黄的蜜糖,那个美味儿啊,简直百吃不厌。

什么,你说太甜腻,是的,在我们看来是过于甜腻了,但唐代人口味重啊!

春天吃鲜樱桃还要浇上蔗糖浆,宴席上最受追捧的“玉露团”就是奶油 冰激凌甜点,连诗佛王维都有诗句赞美甜品:“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

唐代人,尤其女人们都丰腴的不行,是有原因的啊,整天对着甜品、油炸等三高食物吃吃吃,不胖才怪。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4)

到宋代,环饼又变了,它在有些地方是面包圈,在有些地方是炸麻花在有些地方则是油炸馓子,麻花好歹还弯的有点节操,馓子嘛,线条越来越细,口味越来越腻,昔日的钢铁直男备胎环饼,终于变成了磨人的小妖精。

麻花粗,馓子细,麻花拧股,馓子不拧股,北宋宫廷里招待宾客时,会有几十道菜品,十几道主食,其中一道主食就是馓子,你要以为馓子鸡犬升天从民间跳到了宫廷,那可冤枉它了,人家的根据地、大本营还踏实的扎根在民间呢,但因为要入乡随俗的缘故,环饼在大宋各地的名称与形状并不统一。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5)

那么,同样是环饼,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形状呢?

那时的淮北地区盗贼猖獗,早晚混乱的不行,即便是大白天,壮年男子一个人出行也会心惊胆战,少不得要带件兵器防身。

可彼时的大宋,严令禁止百姓私携兵器,不外出经营会饿死,出门不带兵器可能会被盗贼杀死,智慧的大宋百姓,冥思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环饼做成面包圈,一个个穿套到木棒上,扛着这根环饼棒出门而去,遇到官府关卡,就送上美味面包圈行贿,遇到盗贼,就抡起木棒跟他们玩儿命,如此即解决防身问题,又有了三餐托底,真是妙计啊,所以环饼的面包圈样式,很快在淮北地区传播开来。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6)

京畿地面的治安比较好,出门不用带棍棒,所以人们依旧开心的把环饼做成麻花、馓子,浇糖加蜜,乐此不疲。

至于那些长途跋涉,进京赶考的穷学生们盛书的竹箱“笈”片刻离不得身,笈里面虽然分有上下层,但下层放书,上层遮雨,没有可供放食物的地方,只得在箱子外围砸些木橛,把洗漱用品及碗筷杯盏叮叮当当的挂上去,当然这其中占地儿最大的还是备胎环饼,穷书生的环饼都是最初的模样,发面大圆环,蒸熟放凉挂起来即可,一到饭点儿,人手一个备胎埋头猛啃,穷困潦倒时,有的吃就不错了,要啥自行车。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7)

苏轼被贬海南的时候,邻居是个专门做“环饼”卖的老太太,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老太超级有商业头脑,一门心思要蹭苏大学士这个热点,以便打开她家的环饼销售困境,老太“请诗于公甚勤”,天天借着讨教诗文的由头,来苏轼家墨迹。

苏轼何等聪明,早看出了这个老粉目的不纯,在吃了她家半个月环饼后(苏轼:我不是,我没有,你别胡说)慷慨赋诗一首相赠:“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果然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啊,不仅老太秒变少妇,想来环饼生意也秒爆了吧,毕竟苏学士这“宋代第一美食大V”的名头可不是浪得虚名来的。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8)

《东京梦华录》中有言:“京师汴梁风气,凡卖熟食者,必为诡异标表言语,然后所售益广。”意思是说,卖熟食的小商贩们,要想买卖好,必须喊的巧,所谓的诡异言语,其实就是现在新媒体全都在强调的“稀缺性”。

宋哲宗时代时,昭慈皇后被废,住在瑶华宫里,有个卖环饼的小贩每次经过宫门,都会放下挑子长叹一声:“亏便亏我也!”

把守宫门的侍卫怀疑这贩子同情废后,跑去开封府把他告了一状,可怜这贩子被打了个迷糊,还不知为啥被抓的,开封官差问他,为啥总在废后宫门前喊“亏便亏死我了。”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9)

老哥老实巴交的说,宫门前有个石狮子,正好放下担子歇会儿脚儿,一歇脚儿他就想起自家环饼买卖不好做,净赔钱的事儿,忍不住唠叨一句,官差哭笑不得,只好放了他。

这贩子以后挑着担子再经过废后宫门时,还会放下担儿歇口气儿,还会唠叨一句,但再也不敢喊亏便亏死我了,改成:“待我放下歇则个!”各位,求您了,让我放下担子歇会儿吧!

虽然经过这事儿,老哥活成了汴梁人尽皆知的笑话段子,但买他“环饼”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这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现实版本了吧。

最后说说,环饼与传统民俗相关的另个名字:“寒具”的来由。

什么样的备胎最值得尊重代表什么(从南北朝到唐宋)(10)

古代清明节的前一天是民间的寒食节,传统风俗要禁火三天,晋代陆翙在其《邺中记》有“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一连几天莫得饭吃,大臣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熬汤给他充饥,但重耳当上晋国主君,论功行赏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某天他突然想起这位恩臣,亲自带人去介子推隐居的绵山,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母子出来见他,不料那对母子活活被烧死也没出来,为此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前三日全国禁烟火,于是就有了寒食节。

三天不动烟火,吃什么呢?

民以食为天啊,老百姓很快就发明了寒具这种食物,圆环面饼制作快速简单,经过油炸后,放个三五天不是事儿,这越发验证了环饼的备胎属性。

小小一个民间食物,跨越千年的恒久备胎,其上附着的却是古今往来的人情世故,人类文明的变迁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