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学诗人,都认为“起承转合”为近体诗的套路章法。有的人甚至把绝句的四句按顺序叫做“起句,承句,转句,合句”。而事实上,律绝的章法绝非如此简单。章先生这首诗就是一个顶好的例子。它的合在第七句,转在最后一句,让我们一起,通过欣赏这首诗所表现的文采,所蕴含的人生智慧,来体会这首诗的章法妙用吧。

赏析一首章法绝妙的好诗(赏析一首章法绝妙的好诗)(1)

(一)花残休得怨东风,盛极凋衰万物同。首联起兴,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放翁啊,你不要把爱情的辜负归怨于东风,花自春风鸟自啼,岂知造物天为春。东风从来没有误递春信;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飞似坠楼人。小杜啊,你不要把枯荣盛衰归怨于东风,流水无情草自春,二月春风吹拂起的台城柳烟,依旧绿荫十里长堤;解释东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太白啊,你也不要拍东风的马屁,多情的东风的确可以掀开花容月貌的面纱,却也难免一笑倾城国便亡,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悲凉。

(二)岁月无情换过客,江湖何处不飘蓬。为了避免议论过多与首联重复。此联引入例证的方法,采用借代修辞,继续展开论述:我们都是红尘中奔走的过客,行走在红尘阡陌的荒凉之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漂泊在白浪风波的起伏之间,人情冷暖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而最无助的却是孟浩然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我觉得人生与我们最大的玩笑都在《寒窑赋》里,命者,时也;运者,势也。每个人总是感觉时运不济,直落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直落得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疲于奔命,聊胜于无。

(三),开樽欲醉前尘里,回首难归旧梦中。往日崎岖曾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幸好我们还有这一醉红尘五千年般若汤!落魄江湖载酒行,破船载酒泛中流。管他它车马征尘,管它钟鼓馔玉,但愿长醉不愿醒!讽刺的是,但愿,终归是一种奢望,不过是酒入愁肠半杯多,举杯消愁愁更愁而已。谁做得到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谁可以说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孰能够一自飞熊惊兆梦,忽复乘舟梦日边?太多人终究是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旧到心头。

这一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不露痕迹地嵌入了作者的个人主观感受,进一步把前两联所酝酿的情绪引入深化。诗,毕竟不是议论文,它重在“意趣”,而不是“论断”。如果说第一联锋芒毕露,第二联旁征博引,这第三联就是娓娓道来,博人同情进而引发共鸣。三联下来,文笔越来越圆润,而艺术效果却越来越突出,可谓润物细无声者也。

(四)漫道世间多恨事,缘生缘灭说空空。我知道:失去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机会,怨不得东风不济;我知道旅程中每一次相遇,终究会擦肩而过;我也知道奔波与漂泊都是风雨兼程中避免不了的苦累。酒只会堆高心中的块垒,绝不能唤醒往日的旧梦。酒可以宿醉,梦境可以重现,但是人生却不能重来。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无时不在这荆棘遍布的人生旅程中如影随形,直到终点。何解?

我到西方问佛怎么办,佛说“我也没辙。”

我继续追问为啥会这样,佛答道:“因缘!”

“因缘是个撒子?”我一头雾水。

“空!”佛祖一闭眼,不言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