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hào)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河内凶:指河内发生饥荒;河内、河东均为魏地; 2、加少:减少,后文“加多”是增多; 3、填然:形容击鼓的声音; 4、走:此指逃跑; 5、直:不过,只是。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shēng)食也;(cù)(gǔ)不入洿(wū),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胜:尽、完;不可胜食,就是吃不完; 2、数罟:细密的渔网;洿池:水塘; 3、斧斤以时入山林:用斧斤砍伐木材要按规定的时间;《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斤:斧的一种; 4、憾:怨恨,不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yì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衣:动词,穿; 2、鸡豚狗彘之畜:全句泛指家禽、家畜;豚:小猪;彘:猪; 3、无失其时:不扰乱它们养育生长的时节; 4、勿夺其时:不妨碍农夫适时耕种。

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yì)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wàng)者,未之有也。

1、谨庠序之教:认真地办好地方上各学校的教育工作;庠序:古代对学校的称呼;《汉书》: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日序。”夏、商、周三个朝代对学校有不同称谓; 2、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儒家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3、颁白者:须发花白的老人;颁:同“斑”; 4、负戴于道路在路上背负着重物行走; 5、王:以仁政治理天下。

狗彘(zhì)食人食而不知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焉。”

1、检:有检查、约制之意;亦通“敛”,收集、聚拢之意; 2、涂:通“途”;饿莩:饿死的人;不知发:不知打开仓廪救济; 3、无罪岁:不要归罪于年岁丰歉; 4、至:来。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1、愿安承教:愿意听到您的教导; 2、梃:木棒。

曰:“(páo)有肥肉,(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wù)。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wū)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庖:厨房; 2、厩:马圈,马棚; 3、人恶之:人们厌恶这种行为; 4、恶:疑问词,何; 5、仲尼:孔子,字仲尼; 6、始作俑者:开始发起制造土木偶用以殉葬的人;俑是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在以俑陪葬之前,最初是用活人殉葬,后来才逐渐以俑取代活人;此句大意是说,孔子反对把俑制作得太像真人,深恶痛绝地骂斥制作者会断子绝孙。

孟子劝惠王 孟子梁惠王上三(1)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hào)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yì)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zhì)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tǐng)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wù)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wū)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