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总觉得别人在对自己(1)

“你好,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我做什么,我都会觉得别人在审视我,对我的一言一行进行打分。

所以,我每次准备外出,都要花好长时间,因为总对自己的穿搭不满意。

想抒发自己的心情发朋友圈,也总是删了发,发了删,来来回回好几遍,最后选择不发了………”

这位小伙伴的心情,想必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读到一本好书时,想拍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却因为不知道配什么样的文字,怕别人质疑自己在作秀;

想给一部商业电影片打5分表达喜爱,又担心别人看到后质疑,评价自己的品味;

深夜听歌被戳到心底最深处,想发朋友圈又怕被人说矫情……

如何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总觉得别人在对自己(2)

在我们心里,似乎住着一批看不见的观众,ta们会代替别人审查我们的一举一动,随时随地对我们进行评价,为我们打分。

所以,我们不光要考虑与ta人面对面的相处,还要考虑在我们内心角落里,那些假想评价。

这就势必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抑郁

那么为什么我们心里会有观众?我们又该如何让自己摆脱那些,过得更加轻松自在?

01

心里有观众,与「自我意识」这个概念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Crozier和Russell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十分强烈感知到自己存在的状态,一种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觉,觉得自己始终被人注视着,能够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总觉得所有人都在关注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毕竟被ta人关注和认可是每个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但是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

自我意识弱的人容易忘我,在ta人面前能够尽可能地表现自己,对于害怕别人议论的担忧会少些。

而自我意识强的人,在ta人面前会更加拘谨,更加放不开,对于害怕别人不喜自己,议论自己的担忧会加剧。

例如,有人不经意看了一眼自我意识强的人,自我意识强的人会立马觉得自己是不是穿着奇怪,或者自己做的行为太奇怪了。

如何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总觉得别人在对自己(3)

近年来,我们开始越来越渴望外界的认可,甚至会思考如何通过展示的方式去“控制”外界对我们个人的评价。

但这样在意ta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产生压力,这将影响自己在工作时的状态,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还会影响人际关系,不能轻松自在地与同事、好友相处。

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害怕ta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我们会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限制住自己的发展。

也就是说,内心的观众把我们本该用来雕琢自身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外界的评价上,从而阻碍了我们的成长。

上面那位发私信给我们的小伙伴,他工作的公司曾举办了一场组长竞聘活动,他很想参加,可是他认为自己一直以来的表现很普通,害怕别人说他不自量力,所以只好选择放弃这个机会。

结果,另一个和他表现差不多的男生,成功竞聘上了,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

“如果当初自己去了,那么现在当组长的人,可能就是自己。”

这种想法,反复折磨着他,让他倍感苦恼,于是想寻求我们的帮助。

02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

拥抱真实,告别虚假完美

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认为,人天生就有评估自己的欲望,需要依靠外界对自己的反馈维持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

但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十分巨大繁杂。一旦接收过多的“完美”信息,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开始和“完美”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自卑感。

所以,我们应该勇于面对真实,接受真实,这是自我成长的重要前提。

就像罗翔老师说:

“我们喜欢抽象概念,胜过具象的事物,因为抽象的人是美好的,抽象的人存在于理念之中,具体的人都是有缺陷的。

越是感到抽象人的美好,越会发现具体的人的可恶、可鄙、可耻,但是真正的爱一定是对具体的人。”

减少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

社交网络以及它的互动机制,如点赞、评论、转发等,都在无形之中加剧了我们的自我意识。

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人们会想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所以有不少人会选择虚构自己的生活状况、长相模样,以及学习成果等等

曾因一档综艺节目爆火网络的韩国女生宋智雅,在节目和社交平台上,她所穿的衣物都是奢侈名牌,没有几十万根本拿不下来。

甚至她所住的地方,是汉江边上的豪华公寓,价值高达1000多万人民币。

因此,她在很多网友心中是一个经典的白富美形象。

可让人震惊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人扒出她所穿的衣物、所晒的包包全是山寨货,是一个假货达人,这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口诛笔伐。

如果真想摆脱内心观众的审视,那就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搬上舞台。

虽然比较难,但是可以尝试一点点戒掉。

比如,用冥想、锻炼、做志愿者、读书,或者与朋友面对面地见面叙旧替代玩手机。

如何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总觉得别人在对自己(4)

积极找寻正面的反馈

可以跟自己进行积极对话,给自己提供正面反馈。

例如:

“ta好优秀呀!要是我能这么优秀就好了。”

“虽然自己没那么优秀,但是自己在XX事情上,做得还是不错的,自己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除了和自己进行积极的对话,还可以跟那些积极乐观的朋友交流,朋友的支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接纳真实,并且兴奋和快乐这样的积极情绪会相互传染。

最后,我想说:

意识到别人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在乎你的一言一行,同时,许多人的想法对你的生活来说,也并不重要。

你会发现你面对整个世界的姿态变轻松了,而且也不会被那些评价给捆绑住,阻碍自己的成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