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江西专升本教育类论述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西专升本教育类论述题(江西专升本知识点)

江西专升本教育类论述题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被誉为“西方教育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主要观点:

1.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2.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道德

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著名论断,认为道德是可教的。

3.问答法/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第一步是讥讽, 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问题,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言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第二步是助产术, 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第三步是归纳, 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一般”。

第四步是定义, 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代表著作:

《理想国》,该书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主要观点:

1、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和造就哲学家

2、重视早期教育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提出“学习即回忆”——内生论的思想

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代表著作:

《政治学》《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

主要观点:

1.自由教育理论

他认为人的教育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自由教育的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①闲暇。

②自由学科。

2.“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个共同目的,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

3.“教育遵循自然”

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渊源。

昆体良(约公元35-公元100)

古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雄辩家,古罗马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代表著作

《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主要观点:

1、培养目标——雄辩家

2、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3、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培根(1561-162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教育而著名,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代表著作: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

主要观点: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针对演绎法的不足,创立归纳法。

夸美纽斯(1592-1670)

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代表著作:

1.《大教学论》(1632年,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2.《母育学校》(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

3.《世界图解》(西方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的课本)

主要观点:

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自然适应原则)

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主要有: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激发学生求知欲、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等教学原则。

2.泛智教育和普及教育

他提出“把一切事务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泛智教育思想,从而提出了普及教育。

3.道德教育

他非常重视德育教育,认为道德比智育更重要。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道德教育的内容,还纳入一个新概念--劳动教育。

4.教育与教学管理

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最早丛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莫定了理论基础。

卢梭(1712-1778)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第一个“发现儿童”的人。

代表著作:

《爱弥儿》(1762年,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主要观点:

1、“性善论”

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2、“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儿童本位论”

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3、培养目标——“自然人”

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的顺序及其年龄特征,坚决反对传统教育不顾儿童特点,抹杀儿童与成人的区别,进行成人化的教育。

4、教育方法——“自然后果法”

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和体罚,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教育。

康德(1724-1804)

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1776年,康德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代表著作:

《康德论教育》

主要观点:

1、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未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2、教育万能论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靠教育”。

3、道德论

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必要的“管束”和“训导”是实现自由的保证。

洛克(1632-1704)

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英国绅士教育和实科教育的倡导者,“外塑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对18世纪英国的家庭教师教育和学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代表著作:

《教育漫话》

主要观点:

1、教育目的——培养绅士

洛克的“绅士教育论”体现在《教育漫话》一书中,他在该书中总结了自己从事家庭教育的经验,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内容(即体育、德育和智育)及方法。

2、教育内容

体育居于重要地位,德行在绅士教育中居于首位,在智育方面,主张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

3、外塑论

“我们日常所见之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可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4、“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5、形式教育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该理论明确主张“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

赫尔巴特(1776-1841)

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代表著作:

《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

1、双重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目的

(1)“可能的目的”——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目的。

(2)“必要的目的”——最高、根本的目的。最高的目的即道德和性格完善,最根本的目的即内心自由,仁慈、完善、正义、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3、教育过程——最早表述和论证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1)教育过程的三个环节:儿童管理、教学、道德训练(训育)。

(2)“教育性教学”是指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4、兴趣说与课程理论

(1)“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提出可能。

(2)统觉理论的三大课程设置原则:历史、相关、几种。

5、教学理论

(1)三种教学方法——单纯提示的教学(直观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

(2)“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6、“旧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杜威(1859-1952)

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代表著作:

《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要观点:

1、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经验的改造。此外,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

2、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3、“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从做中学

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5、论课程与教学

倡导活动课程,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6、反省思维与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克伯屈(1871-1965)

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具体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又称单元教学法)

代表著作:

《设计教学法》

主要观点:

1、设计教学法的内容

(1)注重学生的自学,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

(2)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指导学生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3)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2、设计教学法的重点

以活动课程代替学科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3、设计教学法的主要缺陷

忽视系统知识,影响教学质量,教学实施困难较多,难以落实。

凯洛夫(1893-1978)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著作:

《教育学》(193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

1、教育目的

凯洛夫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极其重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

2、劳动起源说

凯洛夫明确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3、教学过程阶段

凯洛夫强调教学过程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诱导、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五个教学阶段。

4、教学形式

凯洛夫认为课堂教学应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他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马卡连柯(1888-1939)

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

代表著作:

《教育诗》《塔上旗》等。

主要观点:

1、平行教育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平行教育原则(平行影响)是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渊源。

2、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3、集体教育的德育模式

集体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是道德的形成,主要在集体环境中进行,集体的荣誉靠大家创造,公共秩序靠大家维护。

瓦·根舍因(1896-1988)

德国教育实践家,范例教学法的创始人,与布鲁纳和赞科夫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代表著作:

《物理课程的教育之维》《理解学习》等。

主要观点:

范例教学模式

(1)基本含义:该模式是教师利用“范例”材料教育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2)符合范例的条件:基本性(一个学科基本的知识)、基础性(从学生的基础出发)和范例性(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

保罗·朗格朗(1910-2003)

法国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被誉为“终身教育之父”。1965年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使终身教育思想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和社会运动。

代表著作:

《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一书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它的问世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潮的正式诞生)

主要观点:

保罗·朗格朗主张把成人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使教育成为一个终身化的过程。他强调一个人的教育训练和学习不应随着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是从初生到死亡的持续不断的终身化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