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1)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制作“老鹰”风筝。葛宜年摄

2021年5月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临水家园小区的地下室里,余又胜在他的“胜鸢风筝工作室”忙着制作风筝,工作室的墙壁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风筝。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2)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绘制风筝图案。葛宜年摄

余又胜,1975年10月出生于安徽岳西县。1993年入伍,2005年转业到合肥工作。由于长时间从事驾驶员工作,颈椎出现了问题。医生和朋友说放风筝可以帮助颈椎病康复,余又胜买来风筝,只要天气晴好,每天坚持放风筝2至3小时,坚持了两年,余又胜的颈椎病越来越好,对风筝的兴趣也越发浓厚。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3)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制作龙头风筝。葛宜年摄

买风筝,不如自己做风筝。于是余又胜买来刨子、卡尺等工具,自己制作风筝。风筝制作讲究的是扎、糊、绘、连,还要考虑起飞等各种情况。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4)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在将风筝的面料和骨架粘连在一起。葛宜年摄

第一次制作的风筝一放飞就“栽倒”了。于是,余又胜拜风筝运动界“国宝级”制作家吴兴宝为师,潜心学习风筝运动文化的历史发展、传统制作、风筝放飞等技艺。经过10年的研究,余又胜熟知风筝运动文化艺术的诸多知识和制作技巧。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5)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将做好的“爱我中华”风筝捆扎提线。葛宜年摄

为让风筝文化有传承,2017年,余又胜创办了安徽省首家风筝工作室——胜鸢风筝工作室,主要从事风筝运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兼顾风筝运动文化的活动开展以及风筝制作、销售等,每年制作包公风筝、徽文化风筝等特色风筝3万多个,销往全国各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国家。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6)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制作风筝。葛宜年摄

余又胜设计和制作的很多新、奇、特型的各类风筝多次参加风筝赛事获奖。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7)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教风筝爱好者制作风筝。葛宜年摄

“风筝应该走进校园,让风筝艺人传授风筝知识以及同学们亲手绘制风筝、放飞风筝,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进一步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自豪感,进而对风筝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把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8)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他的 “胜鸢风筝工作室”里扎风筝的骨架。葛宜年摄

目前,余又胜在合肥一中、合肥八中、合肥凤凰城小学等常年开设风筝社团课程,让风筝带给孩子们更多乐趣。

风筝匠人赵艳强执着守候非遗春天(余又胜放风筝做风筝)(9)

2021年5月6日,余又胜在教风筝爱好者放飞“风筝技巧。葛宜年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