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着后,腿脚竟然会抽动,像受到惊吓一样,有妈妈担心的在亲子社团发视频,怀疑儿子会不会患了重病。怎么判断什么情况是正常,什么情况要赶紧看医生?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关注

婴儿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抽搐(孩子睡觉时脚突然抽动)(1)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文:徐英豪

睡觉时脚突然抽动,这种肌抽跃现象到底要不要紧?马偕医院儿童神经科主治医师黄佳云表示,正常睡眠可以分为「非快速动眼期」和「快速动眼期」两阶段,「非快速动眼期」时会进入深层睡眠、分泌生长激素,让孩子生长,而「快速动眼期」则是脑血流量增加,大脑正高速发展中,这时候容易作梦,孩子会在睡梦中挥动四肢,也就是肌抽跃,这种情况不必太担心。

生理上的肌抽跃很正常 唇色发紫要送医

这类型肌抽跃称作「良性新生儿睡眠性肌抽跃」,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到几周大内,大部分六个月前会消失,少数甚至持续3至4年,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家长可以看到孩子睡着时四肢不规则抖动,而且可能一脚抖2、3下又换脚、单侧或是双侧,持续时间最多长达半小时。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如果睡的香、唇色正常、叫醒就不抖,那就无须担心。

但是如果每秒发作10次、一次持续20~30分钟甚至达90分钟、停不下来,或是发作频率太高,都建议录像下来,让医师评估发作模式。此外,唇色发紫、快睡醒时才有肌抽跃或醒来时眼神涣散,都应该就医。

台北荣民总医院癫痫科主治医师关尚勇也表示,生理上的肌抽跃理论上不用看医生,除非高度怀疑癫痫;大人和小孩偶尔都可能肌抽跃、手脚抽动,一个晚上出现1~2次都属正常,小朋友更是常见。

黄佳云医师也表示,这种良性入睡抽动,睡着时像从高处落下的感觉,有一说是因演化而来,这时人体的心跳呼吸变慢,大脑的生理调控出了小差错就容易发生,尤其睡前玩太亢奋、压力太大或是缺钙,都可能提高发生机率。

癫痫发作会全身痉挛,且不限晚上

至于家长所担心的癫痫,关尚勇医师强调,是脑部会不正常放电,症状不会这么轻微,也不会只有晚上才发作,通常有全身痉挛或伴随神经发育异常。

黄佳云补充,癫痫在夜间发生机率约2至3成,新生儿癫痫可能是先天构造异常、脑炎或缺氧性脑病变引起,会有持续性脑波异常、生长发育也常受到影响,需要长期治疗及追踪。

肠病毒重症前兆 常伴随发烧心跳快

关于脚抽动,一般父母最紧张的是,会不会是肠病毒重症的前兆?良性肌抽跃和肠病毒引起的肌抽跃该怎么分辨?黄佳云医师解释,肠病毒会有发烧或手脚趾水泡,如果影响到神经,患者意识会改变,睡着时有反复惊吓反射,频率比较频繁,心跳也会变快,可以依此做区分。不过新生儿感染肠病毒不一定会有水泡产生,较难分辨,家长可多留意孩子的活力和食欲。

睡眠障碍的脚抽动 影响白天精神可就医

黄佳云医师指出,有一些睡眠障碍可能造成肌抽跃。包括夜间甩头、磨头或不规律的头部动作,通常发生在1岁至4岁,因神经受到刺激、每次发作少于15分钟。或是有些孩子会讲梦话、磨牙、梦游、夜惊等,这些都是因为神经发展还没成熟导致,只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以及给予安抚,除非影响睡眠质量,造成白天没精神、活力差,否则大多数不必特别处理。

还有一种「不宁腿症候群」,睡着时腿一直动不停,或莫名觉得痒非得动一下,这类患者需要抽血检查查出是否有潜在病因(例如缺铁),有时还需要肌电图及神经速度传导检查,对于无法清楚描述症状的儿童可考虑做多项睡眠生理检查,必要时可用药物控制。

关尚勇医师表示,睡着脚抽动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称为「睡眠阵发性腿动症」,几乎每个月都有患者求诊,症状是每20秒至30秒抖动一下,很规律,有人抖动的很厉害,抖到半夜醒来,或是一个晚上发生好几次因此失眠。如果是每隔几秒规律抖、一晚次数达5次以上就建议就医。而这症状虽大多发生在成人,但也有4岁至6岁的患者。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cn-par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