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看见彼此#

读书笔记《创新者的基因》第四章,打卡第六天。

观察能力,可能是创新者认为的,最先具备的能力。

我觉得本书是尝试性的进行了归纳总结,如果是中国人写这个部分,恐怕会精彩得多。

我们中国人对观察分析事物、事件的矛盾点、转折点的经验可谓丰富至极。

中国一直都具有领先世界的创新能力,许多的冷漠与钝感,应该源自于近200年来的苦难。

经历了觉醒年代,我们努力模仿,经历各种阵痛,最终我们还是回归到了创造这条路。

观察能力,是我们中国人的基因之一,我们足够敏感。

经管各学科之所以起源于西方,我认为就是因为他们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变成人人都可以掌握并实践的知识。而我们常常陷入只可意会的尴尬处境。这是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这项归纳的观察能力也是我想在这些书中所学的。

一、寻找“任务”和完成方式。

首先提出假装自己是人类学家,观察人在特定环境下如何尝试“完成任务”。作为观察者,首先要找到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完成这个任务,比如简便、有效、低成本。

每项任务都包括功能、社会、情感三个方面的需求。任务不同,则三方面需求的重要程度也不同。

世界五百强车企塔塔汽车的董事长,在一个大雨天,看到男子骑着摩托车往家赶,妻子在后座,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大些的儿子,则坐在龙头中间。所有人被淋湿,并且时刻处于危险当中。

找到任务:在雨天安全回家。

普通印度男子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法如上。

塔塔董事长则在想更好的完成方法:

他把制造好的,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车运到门店,人们到门店,当天可以学会如何使用,当天获得牌照,即便已经是最便宜了,只要有需要,也可以在当天获得贷款。当天开走!

这个任务很好的完成了功能方面的需求。

“没错,大家在四五线城市看到的壳子小汽车就是这样的模式,几年前,我经常听到亲戚说谁谁在某个门店,一转眼的功夫,2万元买了一部车。”

如何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4个小技巧打磨观察力)(1)

印度TATA NANO

如何找到“任务”本书分享了2类观察,以供练习:

1、 观察不同情境下尝试完成同一任务的人,洞察他们真正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2、 观察人、程序、公司或者技术,找到可以应用,或者改良后应用到其他情况的解决方案。

二、好好感受意外。

对于意外的发生,往往很头痛,很可能要一切推翻重新来过,或者找到变通方案。

无论如何,请拥抱异常事件的发生,这很可能是打开创新大门的钥匙。

本书同样给了4个小技巧:

技巧1、观察客户、用户,如有必要,你甚至可以到用户家里去观察。

技巧2、观察公司,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公司,长期观察,有无可用或者可改造的方案为我所用?

技巧3、观察并记录所有能激发想象的事物,比如办公室里养的一只蜥蜴?比如记录上“积极糟糕的创意”产品。

技巧4、“无声对话”,闭上眼睛,仅用听觉、嗅觉、触觉……进行体会、体验。记录记录记录。

如何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4个小技巧打磨观察力)(2)

小池自己整理的导图,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