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老师傅展示他做的“杠子头”火烧
青岛齐鲁网12月2日讯(通讯员 李玉华 孙庆兰)“常备风尘挂远鞍,两分火色一分圆。七分硬气实心里,看把南墙撞北山。”一个“刚把硬”的火烧,却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金黄色坚硬的面皮下,藏着柔软的“内心”,无处不散发着诱人的面香。咬一口,嘎嘣乱脆,嚼一嚼,齿留余香。一个普通的面火烧,无馅无油,却深受市民欢迎。而这火烧有个憨厚的名字--杠子头火烧。近日,记者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老面点师傅的后厨,探访杠子头火烧的神秘。
坚硬面皮下藏一颗柔软心
记者刚走进面点老师傅刘全利的后厨,便闻到了杠子头火烧带来的满屋麦香。圆圆的个头,边厚里薄中间隆起,用手戳一下却坚硬无比,刚从烤炉中拿出的火烧散发着诱人的面香。“你掰开一个尝尝。”记者拿起一个刚烤出的杠子头火烧,剥开一看,火烧面皮层层相卷,内里却是柔软有余,吃起来更是柔韧不散。
“杠子头凉透后,更是越嚼越香!”52岁的刘全利笑着说,杠子头火烧最大的特点是面硬、烤烙熟透而无糊斑。“之所以叫杠子头,是因为在揉面的过程中用的是擀面杖或木杠子,而不是人工揉面。”
一斤面三两水“杠”出脆香火烧
“特别的和面方法让火烧有了坚硬的外壳,而三次发酵和杠面的过程使得火烧又柔软有余。”刘全利一边掰开一个杠子头火烧,一边向记者介绍起制作步骤。“要做杠子头,必须头一天就开始动手。”刘全利说,头天晚上要将上次留下的老面引子加上面粉,擀匀,发酵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8点左右,我就到店里来和面。”刘全利告诉记者,因为做杠子头的面团要求特别硬,和面时水量和手法最为重要。“我每次要和50斤面,每十斤面加三斤水,四两引子。”刘全利介绍说,这样算下来,每斤面需要三两水。和好的面要发酵两个小时左右,这样火烧烤出后内部才会柔软。
由于水少面多,这样和起来的面团会非常硬,根本无法用手揉面,所以只能使用一种特制的木“杠子”来压面。只见刘全利取来面团,双手按着擀面杖,用力挤压面团,压得面团硬度稍软。不一会的功夫,他脸上便冒出汗珠。“以前压面的杠子多用枣木杠,胳膊粗细,数尺长短。现在为了方便,我就换成了短杠子。”刘全利告诉记者,面团杠成饼状后,用模子压出一个个圆形火烧。“这样就算定型了!不过为了好看、不鼓,还要用刀子在火烧上划5刀,或是用针扎孔。”
传艺收徒弟留住传统美食
“做好火烧后,再醒20分钟左右。”刘全利告诉记者,最后一步便是烙烤。“以前都是放在黄泥做的烤炉中烙烤,现在都用烤箱。”在180度高温下烤制半小时,杠子头火烧呈黄褐色后便可出炉,晾凉即可。
看着焦黄脆香的杠子头火烧,刘全利感叹地说,“从1985年第一次做杠子头火烧,到现在已经整30年了。”从小时最爱吃的面食到现在以此为生,杠子头火烧伴随了刘全利大半辈子。
“如今市面上已经没有这种火烧了,杠子头或许已经成为了历史,而我所做的就是把这传统美食继续传下去。”刘全利告诉记者,“现在我在教很多面点师傅做杠子头火烧,希望能让更多没吃过的人尝尝鲜,也让曾经对其情有独钟的人回忆岁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