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死党有一只Find5,用用感觉还不错,所以对Find7也抱着“应该不错”的想法。外观上看着差不多,但是大了不少。正面屏幕做的更纯粹,给我的感觉是看着真的有点美的。

体验的是OPPO Find7白色轻装版。黑色的面板,白色的背盖,熊猫机一台。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

自从安卓进入了4.0 的时代,硬件过剩和系统碎片化的情况改善了不少。不过厂家对于自家的旗舰机型,依旧给出了顶级配置,尽可能把最高端或者最成熟的技术塞入机子里,所以拼硬件的情况依旧存在。像Find7这类旗舰机,考虑一下外观是否心水,机子大小是否能够接受,就差不多可以定夺是否就是它了,真当入手了之后,基本上属于拿到手就直接用的类型。

你和我说CPU是哪家好哪家不好,RAM多少,我不关心,只要使用的时候流畅,那就是好,优化的也好。

你和我说前置摄像头像素如何如何高,我也不关心,我又不是女生不用自拍不美颜,从来不担心前置的问题。

你和我说电池容量多大多大,其实我还是不关心,就我这样的使用强度,移动电源随身携带是必须的。

你问我到底在意哪些?我在意设计,在意手感,在意摄像头拍照素质,在意UI是否好看,在意使用时的主观综合感受。

设计

在汽车行业,各种家族式前脸、家族式内饰等设计既让我们方便认清汽车所属品牌的特质,但又被我们吐槽毫无新意,有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在手机行业,也存在着这样类似的情况。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

且不说iPhone现在的设计早提前泄露,也不说缺少以前眼前一亮的设计,但是两代一改变的规律目前还是基本保持着,也算是定期换汤换药了。Nokia(大诺记永存我心!)真的不缺乏设计,只是一个设计用好几代的情况比较明显,这也成为了一大槽点。国内的魅族一直保留着熊猫机的美誉,设计上没有大的颠覆,但是总归不断变化,做工精益求精,手感上也是越做越好。HTC近年来看似陷入了设计荒,One系列从第一代开始,一直沿用着双扬声器的三段式设计,外观也是少有变化,手感上倒是越来越接近肥皂了。

好在这些在我看来都不是坏事,至少不像以前那样或越做越花炮,或越抄越起劲,或草草设计一个圈钱了事。一个好的设计就是应该不断推敲,延续DNA的同时做些良性的优化,辨识度高,让人看着不厌倦。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

说到OPPO,以前给我的印象不是设计上的,近几年在外观设计上的改变了我以往对其的看法。Find5就是第一台让我眼前一亮的产品,第二台便是N1。Find7没有Find5之前那样让我感到惊艳,不过在Find5的基础上,呈现出来更成熟的设计,让我很喜欢。

Find7的屏幕下巴比Find5的小很多,只留出了窄窄的一条。(为啥我感觉这一条下巴是为了呼吸灯故意留的位置呢?)只有很细致特定角度观察,才能看到屏幕与边框的分界,平时使用的时候是觉得这块屏幕黑得深沉,这就是OPPO创造的“息屏美学”吧。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追求这样纯粹摄人心魂的黑色魅惑之美,也可以替代了爱美的妹子(当然也包括爱美的汉子)随身携带的镜子。(Find7在出厂的时候为手机贴了一张高透软膜,这点比较人性化,不过个人觉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屏幕的诱惑力,还是不贴比较好,或者改用高透钢化膜提升质感,当然成本略增加一丢丢。)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5)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6)

三颗触控按键亮度稍稍偏暗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7)

电量不足时,呼吸灯会常亮。充电时,呼吸灯有节奏地缓慢呼吸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8)

其实屏幕膜贴的有点偏下,强迫症患者请撕膜

白色的背盖有点偏奶色,织纹图案增加了摩擦,倒也不影响手感,反而提升了触感。由于microSIM卡槽、microSD卡槽、电池的内置设计,背壳是可开启的,必须点机身侧边的金属触点,才能慢慢抠开,可开启操作属于偏麻烦类型。背盖材质偏软,韧性很不错,可弯曲,不过背盖上集成了NFC,过度弯曲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9)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0)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1)

这颗摄像头暗藏玄机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2)

扬声器其实是有分左右声道的,只是背盖上为了美观设计成这样

机身并不追求过度轻薄,尤其是大屏的时候,机身合适的厚度还可以调整些握感。从机身侧面看,像三明治,也有点夹心饼干的意思。两条金属线圈围绕机身一周,不清楚是信号线的作用还是纯粹装饰,这样处理感觉层次略多,不够简洁。不过线条与面相互之间的接缝处理比较细致,没有明显的割手感觉,过度不错。OPPO官方宣传称之为:“流光侧边”,采用线体主义,而开机键、音量键、麦克风和USB插口刚好处于两条金属线圈之间,比较合理。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3)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4)

OPPO Find7和iPhone 5C的厚度对比

整体设计除了屏幕的诱惑,其他方面其实感觉较普通,机身重量控制还不错,也可以更好,个人觉得Find7的握感中规中矩,好像主义体现高于实际手感。要是两个都兼顾,那就完美了。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5)

技术

这次体验Find7,不是冲着新系统去的,也不是冲着大屏去的,更不是冲着装逼去的,我是冲着两项技术去的:PI 2.0技术和VOOC闪充技术。(我会告诉你其实我是冲着能免费使用一年手机这一点去体验的么=。=)

先说说VOOC闪充。

其实我不懂,一点不懂!毕竟不是做这一行的,也没有钻研精神,现有的了解全都通过网络。不过本着凑字数的精神,我还是决定弱弱地瞎说一下,要是说得不对请用枕头死命砸,谢谢。

通过简单观察,USB充电接口大小和普通的接口没差别,但是采用7Pin有别于传统的5Pin,可向下兼容。再观察电池,触点有8颗,多于一般的4-5颗触点电池。然后是搭配一只连着充电线的庞大适配器,这只适配器真的是我目前在手机适配器中见过的最大一只了。从官网上得知,这只适配器搭载了智能MCU芯片。至于这MCU是个什么鬼,请大家自行问X哥X娘X狗之类的搜索引擎。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6)

查看适配器上的电压,和普通的没什么差别,倒是电流明显高于普通的,达到了4.5A,提升了一倍多。这让我想到往游泳池里灌水的情况。如果只有一个口子灌水,灌满的时间就比较长。如果还是同样大小的口子,加压促使水流加快,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有作用,不过很容易达到口子出水量的极限值,再加压就没效果了。如果多增加几个口子同时灌水,那速度就会加快不少。这里的灌水口就相当于电流,水压就相当于电压,应该能够这么理解吧。

如果这样理解正确的话,感觉应该技术上不是很难啊,有点不理解,难道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有何技术难点,求解答。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7)

回归VOOC闪冲的实际使用。实际体验感受就一个字:快!Find7的电池容量为2800mAh,充75%只需要半小时左右时间,不过充满100%需要1个小时多一点。查了下资料,这VOOC闪冲技术用在冲前90%的电量,后10%的电量使用涓流充电,也就是回归一般充电模式。这就好比飞机高速飞行之后需要降落平缓着陆,汽车高速行驶之后需要停车平稳刹车,充电到后期也需要有一个放缓的过程,直至充满电。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8)

PI 2.0技术其实没那么玄乎。

现在的摄像头2000w级别的都已经不少,Find7的摄像头像素1300w早已不是最高,那么如果体现这颗摄像头的不同寻常呢?如果只说是感光元件和图形处理器的特殊,那不足以引起我的兴趣,关键就在于这个PI 2.0技术。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19)

PI 2.0技术是通过连续高速拍摄十张照片,通过计算,从每张照片中抽取最好的部分,合成一张5000w像素的超清照片,放大之后可以看到明显的细节。这个不是吹嘘,实际拍摄可以为其证明。下面上对比照片来直观感受一下。(普通画质和HDR画质都为原图上传,超清画质的文件尺寸太大,所以缩减为同样分辨率,但是画质依旧明显比前两者好。右击图片选择在新窗口打开,在地址栏删除后缀!680px,便可以查看大图画质清晰度)

第一组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0)

普通画质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1)

HDR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2)

超清画质

第二组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3)

普通画质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4)

HDR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5)

超清画质

第三组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6)

普通画质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7)

HDR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8)

超清画质

第四组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29)

普通画质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0)

HDR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1)

超清画质

从以上四组对比图看,超清画质的画面细腻程度比普通画质和HDR的好很多,放大之后的边缘涂抹感不会很严重,不过颗粒比较密集。色彩上,普通画质的最接近实际场景,HDR的饱和度偏低,超清画质的色彩介于两者之间。拍摄过程中,普通画质的拍摄速度最快,HDR和超清画质由于都需要软件运算,所以速度明显无法和普通画质相比。所以,如果需要快速记录画面,那就用普通画质拍摄;如果需要视觉冲击感比较强烈,用HDR;如果想要得到细腻的画面,用超清画质。三者各有优缺,当然,如果超清画质的拍摄速度能够提升,那必定是很好的。

在看四组对比图的时候,我发现HDR的视觉冲击力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所以重新上几张片子来改善印象。(以下照片均为HDR画质,右击图片选择在新窗口打开,在地址栏删除后缀!680px,便可以查看大图画质清晰度)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2)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3)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4)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5)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6)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7)

超清画质的也再放供大家看看,字的那张很惊艳,猫的那张更惊艳,真的很惊艳!(以下照片均为超清画质,右击图片选择在新窗口打开,在地址栏删除后缀!680px,便可以查看大图画质清晰度)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8)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39)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0)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1)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2)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3)

局部放大图

见识到了Find7强大的拍照素质之后,说说我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吧。

1、由于HDR和超清画质拍摄需要软件运算,时间偏久,在光线不是很充足的环境下,照片容易拍糊。由于手持拍摄为大多数拍摄方式,所以建议要么提升运算速度,要么增强防抖功能,我比较偏向于前者。

2、HDR的效果不错,但是细看之后,会感觉光线好的时候色彩饱和度过高,有部分颜色溢出的现象,而且边缘较模糊,这也可以改进。

总之,这颗摄像头给予我不错的拍摄享受,当然也可以做的更好,期待PI 3.0技术的进步(如果有PI 3.0技术的话)。

除了PI 2.0技术和VOOC闪冲技术,OPPO的经典功能手势解锁应用依旧不错。相机、电筒等,可以快速开启,比较方便。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4)

手势“O”,开启相机功能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5)

手势“V”,开启电筒功能

总结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6)

我感觉OPPO Find7诱人,因为屏幕深邃,因为拍照强大,因为渐渐成熟的设计语言。我也会觉得OPPO Find7不够诱人,因为手感一般,因为过大的机身,因为还未成熟的系统。

或许由于安卓构架本身的问题,碎片化的情况依旧明显。或许Color OS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系统虽然逐渐完善,但是依旧年轻,没有给人很成熟的感觉。或许有人会觉得Find7的设计不是很好看,机身偏厚。或许你会认为Find7的定价太高,在如今打价格战的手机市场,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入手性能差不多的机子。但是,真的无法否定Find7不错的拍照功能。

oppo find系列外观特点(镜头透出大世界的小细节)(47)

忽略系统,忽略其他功能,甚至体验的时候可以不插手机卡,体验OPPO Find7的目的真的很纯粹,就是拍照。我们会沉迷于iPhone的快而美的拍摄体验,也会痴迷于NOKIA的接近专业的拍摄方式,却很少长时间把玩一款安卓手机的拍照功能。Find7是我第一台只用来拍照的手机,仅仅因为这一点就想去体验的手机,看似普通的镜头下隐藏着一颗强大的心,等待着被人们去挖掘。

我想我会把一年的体验时间全部用完,还能体验多久就多久,继续品味着不同于iPhone和单反拍摄的体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