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的经典唱段,与交响音乐完美结合杨子荣的“打虎上山”同郭建光的“朝霞映照在阳澄湖上”,激情柔情,尽情抒发侦察排长和指导员的战斗情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交响乐伴奏现代京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交响乐伴奏现代京剧(现代京剧与交响音乐)

交响乐伴奏现代京剧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的经典唱段,与交响音乐完美结合。杨子荣的“打虎上山”同郭建光的“朝霞映照在阳澄湖上”,激情柔情,尽情抒发侦察排长和指导员的战斗情怀。

“打虎上山”,交响乐队的前奏,铜管乐器“北风呼啸”,圆号宽广抒情,京剧锣鼓进入高潮,开场“穿林海”先声夺人,“跨雪原”,“气冲霄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林海雪原》”,杨子荣跃马扬鞭,奔向威虎山:“壮志撼山岳,为剿匪先把土匪扮,待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地覆天翻”。京剧的综合性及其虚拟式程式化表演,更加出神入化。

“朝霞映照在阳澄湖上”,浪漫抒情,竖琴导引,清新入耳,笛声响起,交响乐队的精华弦乐部分“推波助澜”,鱼米之乡秀丽景色,江南美景,跃然呈现。指导员郭建光出场,“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在沙家浜。伤员们日夜盼望身健壮,为的是早早回前方”!

一是战斗前的虎啸山林,二则战斗后疗伤的鱼米之乡。前方后方,激情抒情。交响乐队与民族乐器“珠联璧合”,交响乐烘托氛围,京剧唱腔激昂引领,高潮迭起,水乳交融。

毛泽东给延安鲁艺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人民日报》2015)。浩然正气冲霄汉,风叱云诧也缠绵,老将军身经百战多珍重,你要谈笑而去谈笑还(京剧《烧战船》周瑜唱段“壮别”)。

“打虎上山”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东西方艺术交汇。北京长安大戏院,北京京剧院名家名段演唱会,谭门老生“专利”,现场观众期盼谭派传人返场加演“朝霞”(映照在阳澄湖上)……

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京剧唱词引经据典,逐字翻译往往会破坏原有的韵味。要打通东方文化和西方观众的心,最好的方式是在西方文化里找对应。把《打龙袍》里刚正不阿的包拯与赏罚分明的所罗门相提并论,用初生的维纳斯来形容《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醉态。东方典故转化为西方常识,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人民日报》2015年2月24日第5版)。

秋白同志说:“单有革命的‘目的意识’是不能写出革命的文学的,还必须有艺术的力量”(《瞿秋白文集》第二卷第399页《非政治主义》)。毛主席曾说: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田汉文集》第11卷·电影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出版北京第541、2页)。

(马秀山2023年1月14日)

相关链接:京戏好像是和年龄有关的艺术。年龄大的人喜欢,年轻人则大都不怎么喜欢——什么生、旦、净、丑呀,黑头、花脸呀,二黄导板、西皮导板……讲究太多,弄不明白。有话不说,老是磨磨叽叽地唱,太慢了,有什么意思?随着年龄向老年靠拢,渐渐地发现,声情并茂表演,行云流水唱腔,配上铿锵有力锣鼓和京胡月琴伴奏,其旋律是那么通透,力道,确有透人心脾的魅力(《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第2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