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1)

1. 克拉拉·巴顿(Clara Harlowe Barton,1821-1912)

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2)

巴顿出生在马塞诸塞州的一个农民家庭,她是家里最小最受宠爱的孩子。小时候她照顾生天花的哥哥,自己却患上了天花。她梦想当一名女护士,但当时并不被允许。美国内战爆发后,巴顿通过脚踏实地在战地工作,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在战地,她多次与炮弹擦肩而过,劳累拖垮了她的身体,她不得不去欧洲疗养。回国后,她着手创建美国红十字会,经过13年的努力,1882年美国红十字会成立,巴顿担任第一任主席,并一直工作了22年。她被美国人民誉为“战地天使”。

2.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1910)

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3)

马奥尼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多切斯特。她的父母原来是北卡罗莱州被获释的奴隶。她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大的。她早年就立志成为一名护士。在成为一名护士之前她在新英格兰医院为妇女儿童工作了15年。1879年,马奥尼成为美国第一位非洲裔职业护士,她的行为鼓励了无数人进入这一行业,1911年她成为纽约霍华德孤儿院院长。为了表彰她在有色人种护士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美国全国有色人种毕业护士协会于1936年建立了玛丽伊·丽莎·马奥尼奖。

4. 伊迪丝·路易莎·卡维尔(Edith Louisa Cavell ,1865-1915)

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4)

卡维尔出生在英格兰诺福克郡, 父亲是一个神父,父亲从小教育他的孩子们要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1896年进入伦敦医院护士培训学校接受培训,毕业后成为一名护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比利时工作的她无差别地拯救战争双方的士兵,并帮助约200名协约国士兵逃离德国占领的比利时而被逮捕。而后,她被指控犯有叛国罪,被法庭判处死刑。尽管国际上有同情的呼声,她还是被枪决。她的受戕引起了全世界的谴责和广泛的新闻报道。她以“爱国主义还不够”的说法而闻名。她的名言“当生命需要挽救时,我就不能停下来”被人镌刻在心。英格兰教会将每年的10月12日作为她的纪念日。战争结束后, 英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国王亲自参加了葬礼。

5. 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1879-1966

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5)

桑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康宁镇一个宗教家庭。她的母亲历经18次怀孕,生下11个孩子,终于在50岁时去世。桑格早年从事护士工作。在工作中,她看到很多妇女因多生子女而造成自身的痛苦,多子女家庭经济负担过重而生活艰难和有的妇女因私自打胎而造成种种不幸。生活现实使桑格深有感触,她决心倡导计划生育。她是美国计划生育运动创始人,计划生育运动的国际领袖。作品有《母亲须知》等。

6. 玛丽·布雷肯里奇(Mary Breckenridge,1881-1965)

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6)

布雷肯里奇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童年生活十分幸福,但成年后的早期生活却充满坎坷和悲剧。第一任丈夫婚后两年离开人世。再婚后产下的两个孩子也快去世了。她下定决心要用她的一生改善母亲与孩子们的医疗保健。她参加美国红十字会被派往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在法国启动为孩子和母亲提供食物和医疗的一个计划。后来布雷肯里奇决定去英国继续护理研究,她了解美国乡下的孩童也急迫需要医疗保健,因此,她回到美国开展了边远护理服务,并且招募了一些护士。最终把肯塔基州的一间小诊所发展成为一家医院和一所护士学校,时至今日,这家医院和护士学校仍然在运行。

7. 多萝西娅·迪克斯(Dorothea L. Dix, 1802-1887)

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7)

迪克斯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汉普顿,并在马萨诸塞州长大,是一名美国社会改革家。通过向美国国会以及州立法机构反映精神病患者的悲惨状况,多萝西娅促成了美国第一批精神病院的创立。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多萝西娅由联邦军指定为军队护士的负责人。多萝西娅对于护士的挑选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这使得她受到了一些批评。战后虽然身体状况不佳,她依然为有精神病缺陷的人们奋斗,并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她帮助了美国国内15个州的精神病疗养院的发展,并在加拿大设立了一些精神病疗养院。

8. 伍哲英(Miss Lillian Wu,1884—1960)

历史上的护士有哪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护士)(8)

伍哲英,福建长乐人,青年时期就读于福州南台保福山女子书院,后因家贫,母亲患病无钱医治去世,遂立志学医。之后,她考入江西九江丹福德医院护士学校就读,毕业后在江西九江任护士一年;1915年赴美国霍普金斯护士学校攻读护理3年;1918年转入纽约妇产医院专攻妇产科护理。在校期间,伍哲英各门学科均为优秀,1919年回国。1921年为了发展中国护理事业,伍哲英与友人到上海筹办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医院,并亲自担任护理主任职务。同年,伍哲英在上海创建第一所由中国人办的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医院护士学校。伍哲英除担任校长和护理主任外,还亲自承担五门课程讲授及实习指导。之后,伍哲英又相继创办了南洋护校、济民医院附设护校,并担任校长。1926年代表中国红十字会赴日本东京参加第二次远东红十字大会,当选本届大会副会长及护理委员会主席。1928年,伍哲英被选为中华护士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成为中华护士学会第一任华人会长,结束了近20年由外籍护士任会长的历史。在任期间,她为中国护理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用人才。抗战爆发后,伍哲英积极投入抗战救亡运动,抢救了不少伤兵,被称为火线上的“白衣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伍哲英仍担任上海六所护士学校顾问和上海市卫生局护理顾问,她深受护理界的尊崇,被誉为“中国护士之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