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以“又要高、又要新”为发展目标,紧扣“创新”、“创业”两大主题,发展成为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中创新能力最强、特色产业最鲜明、经济建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成为大连市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大连高新区年产值超千亿,领跑全大连的GDP,这里被誉为东方的“班加罗尔”。区域的发展吸引了更多高知创业人群、从业人群落户在这里。

高新区下辖凌水、龙王塘2个街道,人口21万人,是大连乃至东北最具活力的新区。

住宅土地稀缺 27个月仅推2块地

大连高新区占地1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1.6公里,但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017年,高新区做出了“七贤岭核心区等重点区域不再开发任何商品房项目”的决议,现有的房企囤地开发完成后,区域核心区域内就不再会有新的房地产项目了。

2017年1月到2019年3月,27个月的时间里,大连高新区仅有2块住宅用地入市。

一块为2017年3月3日龙湖摘得的腾飞软件园西侧50298.1㎡地块,当时楼面价为10221元/㎡,也就是目前在售的龙湖天琅项目;另一块为2018年12月7日中海摘得的五一路以北(原育马场合肉联厂)67485.8㎡地块,楼面价11872元/㎡,是即将入市的中海云麓公馆项目。

就在前几天,由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并印发的《2019年大连市市内四区土地储备(供应)计划》显示,2019年全年计划供应土地约300公顷,其中并无高新园区地块。

而2019年全年计划实施土地储备共26宗,约701公顷。其中沙河口区3宗,面积约23公顷;甘井子区8宗,面积约183公顷;星海湾2宗,面积约52公顷。也没有高新园区的地块计划。

也就是说,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新区尤其是其重点区域将不会有住宅用土地供应。

主力在售楼盘仅10余个 3新盘待入市

目前高新区内在售项目、待售项目均为多年前房企储备的地块,或者是甲房企向乙房企购买的二手地块。比如亿达河口湾、亿达观山墅,龙湖舜山府、龙湖阳光城云峰原著等项目均属于这种情况。

随着重点区域住宅用地的严格控制,目前高新区的住宅开发主力区域开始向周边拓展,比如黄泥川、龙王塘等区域已经被越来越多购房者认可和接受,并且未来升值潜力也不容小视。

高新园区用地(土地告急人口稠密)(1)

据统计,目前高新园区主力在售项目仅10余个,刨除高端的别墅项目,普宅项目仅为个位数。这也是中海云麓公馆、月伴湾等项目万众期待的原因。

在房价方面,在售主力住宅项目的均价已经达到了17000元/㎡,热点区域项目价格已经达到了2万/㎡;龙王塘、黄泥川等区域房价从去年开始也进入上涨通道,部分品牌房企楼盘均价已经达到了1.5万/㎡左右。

这样的高新区 入还是弃?

虽然没有住宅土地的入市计划,但城市重点配套项目和领军企业的入驻脚步却从未停止。2019年2月25日,中科院能源学院开工建设;2月26日,东软教育健康科技实训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建设;3月1日,浦项IT产业园办公楼项目、大连市第十七中学迁建项目复工;3月26日,腾飞软件园项目开始场地平整;王府高级中学项目也是开工在即……。

这样的高新园区,2019年是该择机进入还是彻底放弃?

只能说“因人而异、量已而行”。

有购买力和购房资格的人,2019年仍旧可以入高新园区。

首先,相比大连其他的几个区的新房,高新园区的房价并不算出格,比如沿着地铁1号线一路向北,到体育新城在售新盘的价格也达到了17000元/㎡-19000元/㎡。

其次,而放眼整个大连,高新区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有山有海、有政策、有企业、有人才、有配套、有GDP支撑,但缺住宅土地供应,所以区域内未来房价上涨的空间自然可想而知,尤其是三室的改善类产品。

但对于预算紧张的刚需购房人群,倒也不必死守高新区,随着区域交通的发达往周边房价较低的区域流动一下也未尝不可。比如沿地铁12号线向西,高新区2/3、甚至一半的房价,也有很多可选择的项目。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 未经沟通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