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隋忠伟 解发发 通讯员 张海鹏

40年向海图强,40年奋力拼搏……5月20日上午,山东港口日照港建港40周年暨推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山东港口日照港在荒滩上起步,经过40年的发展,拼出了最年轻的4亿吨大港,拼出了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世界沿海港口第9位的现代化国际大港,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山东港口日照港答卷”。

日照港规划(奋斗兴港向海图强)(1)

日照港人开天辟地、拼搏奋斗的精神从建港之初就埋下了“火种”:1982年2月,石臼港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既无大城市依托,又无老港口依靠,港口建设者们不怕苦、不怕难,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勇开先河,在当年那片荒滩上,“拼”出了一座现代化深水煤炭码头。1986年5月20日,石臼港通过国家验收,入选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十大水运工程。日照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窗口,肩负起带动日照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重任。 新兴的日照港没有坐守煤炭运输的“铁饭碗”,而是居安思危,勒紧腰带,利用煤码头一期工程节余资金建成第一个杂货码头,打破了“只吐不吞”的局限。

开港伊始,日照港人不等不靠、直面竞争,主动“找米下锅”,进京赴省跑市场,开港第二年就扭亏为盈,实现港口的自主发展,并在开港开放第三年,一举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十位,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日照港规划(奋斗兴港向海图强)(2)

2002年,伴随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日照港由原交通部和山东省双重领导下放日照市管理;2003年,原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自力更生、改革发展的道路。

面对管理体制变革,日照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2003年,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全员竞聘上岗,改革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和岗位业绩考核,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006年,日照港股份公司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港口上市企业,实现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

面对全国沿海港口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日照港起步虽晚,但紧扣时代脉搏,主动超前谋划——

抢抓铁矿石市场发展先机,打造了大码头、高效率的矿石运输优势;把握进口原油快速增长有利时机,形成了“大码头、大罐区、大管道”的原油运输优势;抢夺“煤运大通道”制高点,构建了“大进大出”的铁路运输格局……

仅用20年就闯进“亿吨大港俱乐部”,又接连跨过3个亿吨台阶,成为最年轻的4亿吨大港,奠定了在全国生产力布局和能源、大宗原材料运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海洋强省,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为山东港口的一体化改革带来了机遇。

日照港规划(奋斗兴港向海图强)(3)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日照港成为山东省港口集团权属一级单位。由此,历史的风云际会,将日照港推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抢抓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2021年,山东港口日照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7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全球港口第9位。

2022年一季度,山东港口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2%,刷新各类生产纪录60项,实现首季“开门红”。

初夏5月,从高空俯视,林立的门机拔地而起,红色的岸桥搭起隧道,集装箱整齐有序地排列延伸,自动化码头堆场高效运转,港口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不仅仅是数字的攀升,一体化改革赋予日照港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更为深刻的内涵———

如今的港口,智慧、更聪明。矿石自动化远程控制模式开启,“黑科技”无人机跑垛系统应用,让科技感十足的操控台和显示屏,成了新的“码头一线”。

如今的港口,绿色、更环保。“东煤南移”工程的加速推进,开创国内“退港还海”先例;攻坚绿色港口建设“1号任务”,累计投入9亿元实现港区“换新颜”。

依托日照港这一“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日照也在用全新视角、高远格局,去捕捉港城融合面临的新机遇。港口之于日照,割不断的是港城紧密融合、相互依存的一家人关系。伴随着港产城的深度融合,将为城市精彩蝶变积蓄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