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1)

每次提起西汉时期如何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总有人认为是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如何的厉害,如此阳谋却让各诸侯国敢怒而不敢言。再提起之前的几位统治者,却似乎都深受诸侯国之扰,反叛不断,这实在是有些冤枉汉武帝的这几位前辈了,如果没有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这几位君主打下的良好基础,“推恩令”实行起来也未必会如此的顺利。

一、强大的“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汉武帝献策,“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把各诸侯国的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封号呢由汉朝政府来定,这个诸侯国呢也统一归汉朝郡治所管理。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2)

为什么说这个是最厉害的阳谋呢?表面看来,你的土地,我没有分给别人,只是分给了你最亲近的人(当然了,只要你不是像中山靖王刘胜那样的,一生就生一百二十多个儿子,都还是分得起的),既然你分出来新的诸侯国了,我汉朝政府就要统一管理了,一旦不小心,你的儿子没有儿子继承了,那不好意思,只好重归我大汉朝政府的管辖了,如果你的子嗣不断,那就不断地分裂下去。每个儿子都分走一县或一乡之地,即使像代国那样的“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的诸侯国也坚持不了多久。

既然“推恩令”这么厉害,为什么汉初这么多年就没推行呢?是没有人有主父偃这高明的头脑么?实则不然,早在三十多年前的汉文帝时期,贾谊就曾在《治安策》中提出过类似的见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意思也就是把这些大的诸侯国分建成众多的小诸侯国,其手段自然也是要分封子弟,等诸侯国土地少了,力量小了,自然也就没有反叛之心了。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3)

既然贾谊那么早就提出了这个建议,那么为什么“推恩令”没有得以实施呢?是汉文帝的思想守旧么?实际上也不是,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把历史推回到汉朝刚开始建立时说起,看看汉初的几代领导人是如何同各诸侯国“作斗争”的。

汉高祖时的诸侯国

汉高祖刘邦时期对诸侯国的做法,主要还是以同姓诸侯国来取代异姓诸侯国。

在楚汉相争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汉高祖被动的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即燕王臧荼、韩王信、赵王张耳、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在他们当中,燕王臧荼、韩王信、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本来就是属于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封号、封地有所不同),刘邦封他们为王也不过是为了拉拢战略合作伙伴,不得已而为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则是手握众兵,刘邦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得以王位许之;唯有赵王张耳,与刘邦早有主宾之谊,可另当别论。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4)

可见,在这七人之中,除了张耳外,其余六人都并非是刘邦所信任之人,剪除他们不过是早晚的事而已。因此,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便开始先后对他们动手了,除长沙王吴芮因为封户不过两万五千户,同封户多的列侯差不了多少,威胁较小,才得以保全,其余异姓王皆已不保,包括张耳的赵国,只不过这个时候的赵王已经换成了张耳的儿子、刘邦的女婿——张敖。

原本在汉朝的历史上可以有另一个时间长久的异姓诸侯王——燕王卢绾(臧荼被灭后所立),只可惜,卢绾轻视了刘邦对他的信任,最终也走上了“谋反”的道路。终遭灭国。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5)

汉高祖刘邦总结了秦朝灭亡、项羽失败的教训,觉得还是将自己的子弟分封出去,帮忙管理各诸侯国靠谱一些。于是在各异姓诸侯王被灭以后,他又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即楚王刘交、齐王刘肥 、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和荆王刘贾(吴王刘濞)。

其中刘交是刘邦的亲弟弟,荆王刘贾是刘邦远房的堂兄,其他七个王则是刘邦的七个亲生儿子。不过因为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时,荆王刘贾被杀,因此,平叛之后,刘邦又将原荆地封给了亲二哥刘喜的儿子刘濞,国名也由荆改为了吴。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6)

可能是刘邦过于信任自己的子弟们了,他所封的九个同姓王国和留下了长沙国合在一起所占的封地已经超过了他的汉朝中央政府所统领的土地,比之前的七大异姓王所占的封地总和还要多。

如果从郡治上看,七大异姓王时间,汉郡二十四,而七国则共计二十二郡。而十王国时间,汉郡不过只有十五而已,而十国则共计足有三十八郡之多。

汉文帝时期的诸侯国

汉高祖死后,汉惠帝即位,吕后把持朝政达十五年之久,为了能够让吕氏一族及其亲信的势力得以壮大,吕后也封了不少的诸侯王,到了吕后执政后期,汉高祖刘邦所封的九个同姓诸侯国已仅剩下吴、齐、楚、代和淮南五国了,即便如此,齐、楚两国也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大了。

等到后来,平灭诸吕之后,汉文帝即位,根据当时的时局考虑,也为了保全同姓诸侯王的利益,还是将原故国封地几乎都恢复了。与此同时,他还将自己原来的代国一分为二,分封给次子刘武(代王)和三子刘参(太原王),又将四子刘揖分封去了梁国。很明显,这时的汉文帝根基并不牢靠,中央有群臣大权在握,在外又有众多诸侯国虎视耽耽,但凡轻举妄动,分分钟皇位不保,所以即便分封自己儿子这种小事,他也依然是非常谨慎的。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7)

不过,他还是借着齐悼惠王刘肥三个儿子在平灭诸吕战争中有功为名,将齐国分成了三块。其中长子刘襄继续为齐王,保有齐国大部分封地,而次子刘章则为城阳王、三子刘兴居则为济北王,各有齐国原一郡之地。

公元前176年,稍稍稳定局势的汉文帝便将代国和太原国又重新合二为一,归三子刘参所有,而给次子刘武重新建立了淮阳国,辖陈郡。近可辅助四子刘揖的梁国,远可监控东方各诸侯国。此举可说是汉文帝的一招妙棋,只可惜不幸的是,公元前169年,他的四儿子刘揖坠马摔死了,打乱了汉文帝的精妙部署。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8)

依据贾谊的建议,是将淮阳国和梁国合二为一,将刘武封为梁王,但汉文帝还是非常谨慎的采取了折衷的办法,虽然将刘武迁去了梁国,但也仅是将淮阳国割出北部三县加封给了梁王而已,淮阳国其他地方则分为陈和汝南两郡。

即便如此,在汉文帝时期,诸侯国的实力还是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1、齐国一分为七:确切地说是分成了七个诸侯国和一个琅琊郡。

因为齐王刘襄的儿子刘则在公元前165年死了,而原城阳王刘喜则被迁去了淮南国,济北王刘兴居则在公元前176年造反被杀国除了。因此,此时的齐国变成了临淄、济北、济南、胶东、胶西、城阳、琅琊七郡之地。后来汉文帝又在公元前164年,将前五个郡分封给了刘肥还在世的六个儿子,并将刘喜迁回来继续做他的城阳王了。

2、淮南国一分为三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自杀,淮南国除。公元前168年,汉文帝下令封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即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勃和庐江王刘赐,统领原淮南国的封地。

3、长沙国除

长沙王的爵位传到吴著这一代时,因无子而国除,这一年是公元前157年,即汉文帝去世的同一年。


可见,汉文帝时期面对诸侯国所采取的办法还是多采取的等待机会的办法,而不是主动出击,利用诸侯国内部产生问题的机会,缩小诸侯国的封地,增设汉郡和自己更利于把握的诸侯国。到汉文帝后期诸侯国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七个,而汉郡的数量则为二十四,比高祖末期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三、汉景帝时期的诸侯国

汉景帝时期所采用的办法就比较直接了一些,他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先后削减了楚王刘戊的东海郡、赵王刘遂的河间郡、胶西王刘昂的六个县和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9)

而此举则直接触犯了各诸侯国的利益,也在众多诸侯国之间形成了恐慌的气氛。随后,以吴、楚两国为首的七国挑起了造反的大旗,率先发动了战争。虽然说“削藩”之举有所冒失,但是最后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为仅仅数个月的时间,“七国之乱”便宣告结束了。

平乱之后,汉景帝自然要开始把“削藩”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对于参与谋反的国家,国除是难以避免的;没有参加谋反的国家,很多诸侯王也被迁往他处,汉景帝还趁机在迁徙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封地减小,与此同时,汉景帝还将他的十三个儿子也都封为了王。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10)

一时之间,诸侯国总数达到了二十五个之多,而随着汉郡地不断回收和分置,则已经达到了四十三个,中央郡治之国土已远远大于诸侯国的封地了。虽然诸侯国数量众多,达到了二十五个,但是其实际力量已经薄弱了许多,除了江都国仍有两郡之地外,其余二十四国皆只有一郡之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诸侯国的两大特权之一“自置吏”虽然得以保留,但是田赋税收这一块则被中央收回了,仅留下了衣食税租仍归诸侯国所有。

可以说,此时的诸侯国地位已跟汉初有天壤之别了。

水言水语

汉武帝的“推恩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所以不但没有遭到丝毫的反抗,相反兵不血刃地解决了诸侯国实力过强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推恩令”的好用,而忽视了前几任西汉君主的努力,他们可以说都在自己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时期统治的大帝国,其很多政策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用现在的话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秦朝虽然留下了一些统治经验,但是由于其过快的失败,而使得汉初的统治者很难分辨哪些是更正确的、哪些是失败的。

很庆幸,汉初没有出现庸主,即便是吕后统治时期,中央有一定程度的混乱,但也并没有阻碍西汉的经济发展。这也就给了西汉统治者充分地解决内部矛盾的时间,之后才结出汉武大帝开疆扩土的硕果。

西汉诸侯国传承——目录:高文景武昭宣后,西汉诸侯余几何?

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什么(推恩令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颁布)(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