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作为诗人,大唐的张继只存在了一夜却被刷屏千年

文/风林秀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1)

【作者简介】风林秀,一个崇尚自由的写手。喜欢思考,喜欢历史,喜欢国学,喜欢诗歌。著有长篇小说《双莲记》《爱情迷失的季节》,短篇小说《阳光女孩》《火狐狸》入选《就这么嫁给了他》合集出版等。短篇散见各类报刊杂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要说古典名著对吃都有一套独特的学问。《水浒》里动不动就是给洒家切五斤牛肉来;《金瓶梅》里最好吃的就是宋惠莲用“一根柴禾烧得稀烂”的猪头;《西游记》里最好吃的是蟠桃、人参果……对了,当然还有唐僧肉啦。不过,食材太过稀缺,还是不吃为好。

仔细想想,还是去《红楼梦》里吃吧。因为,这里会吃的人,可大多是文青范十足的姑娘们。

(1)

大道至简。真正的美食,一定不需要太多的佐料与调料。美的享受,其实是来自于食材本身。所以在《红楼梦》中,第一美食,就是这道螃蟹宴。

世间再也没有比这清蒸螃蟹更简单的美食了。吃螃蟹,需要喝一点白酒,防止腹内积冷,再蘸点姜醋去腥消毒。所以我们看,红楼梦中每个人都吃得非常欢乐,平儿还把满黄的蟹子误抹了她的主子王熙凤一脸。

贾母岁数大了不敢多吃,因此吃了一会她就离席了。临走还不忘记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又嘱咐湘云宝钗二人:“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但是吃多了肚子疼。”

贾母一走,大家可就放开了。于是,一群文艺范的小清新,就着螃蟹开始赋菊花诗了。

众人的菊花诗各有千秋。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2)

林黛玉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自然应为艳冠群芳之魁首。

但湘云的“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也是步步生莲,字字珠玑;宝钗的“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颇有酒醉微酣的坡仙之态;就连宝玉的“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也是非常有画面雀跃的感觉。

菊花诗做完,接下来螃蟹又端上来了。宝玉笑道:持螯赏桂,不可无诗。于是他首先做了一首《螃蟹咏》。

宝玉的热情感染了黛玉,她的一片诗情又被点燃了。于是不假思索,也做了一首《螃蟹咏》。这首诗堪称咏螃蟹的绝唱,中间两句简直惟妙惟肖。“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古往今来,即使李白、苏轼、皮日休这些大诗人都有《咏蟹》诗流传于世,但遇上黛玉这首《螃蟹咏》,也只能摇头兴叹“眼前有景说不得,黛玉有诗在盘中”了。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3)

(2)

《红楼梦》中的第二道美食当推“烤鹿肉”。看来,烧烤并非现代人的最爱,最起码大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很时兴了。

正如林黛玉所说,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

黛玉说得是宝玉与湘云。看得出来,黛玉心思细腻,看事非常之准。他非常清楚每一个女孩跟宝玉的关系。就比如说湘云,平时跟宝玉没什么共同语言,但唯独这吃上例外。

纵使薛宝琴这个走南闯北去过真真国的女孩子,也是第一次见到鹿肉烧烤这样的吃法。

此处有湘云与宝琴的几句极简且经典的对话。

湘云说:傻子,过来尝尝。

一句傻子,把湘云憨直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宝琴说:怪脏的。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4)

一个阳春白雪的女孩子,第一次见到如此下里巴人的吃法。难怪有些难为情。

当然了,这是没吃之前的事情。那么一吃上,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薛家大姐的鼓励下,小薛也吃了一块,果然好吃。

大家在一起欢乐地吃鹿肉烧烤。一会的功夫,把王熙凤都招引来了。她只说了一句:“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

就是嘛,身为贾府大管家,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们居然敢自己“偷”吃?

所有人都吃鹿肉烧烤,唯有黛玉身体的原因不能吃。心中很想吃,可是又不能吃,怎么办呢?得嘞,挖苦她们一顿吧。“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

结果呢,她又被云丫头反过去抢白了一顿。“你知道什么!这叫‘是真名士自风流’”。

那好吧,你们自风流去吧,谁让你们有一副好肚囊呢。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5)

(史湘云)

(3)

除了螃蟹和鹿肉烧烤,能让大观园姑娘们提起兴致的,就是刘姥姥送来的“野意儿”了。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带来了许多家里自种的蔬菜瓜果。她说:“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正如贾母所说:“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

但这一个新鲜,还真就不是你想吃就能吃到。即使有钱,你也未必就能买到。

在过去小时候有生产队的时候,专门有种植蔬菜的地方叫做“园田”。那时候地里的蔬菜简直新鲜得不得了。关键是浇地的水质好。下地的人口渴了,从水渠中捧起一口水就喝,喝完还咂摸咂摸嘴,甜的。

那么这些蔬菜第一次成熟之后的采摘叫做“摘头盼儿”。“盼”大概就是“盼望赶紧成熟”的意思吧。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6)

刘姥姥如今给贾府送来的果蔬,就属于这“头盼儿”菜。而且专门挑的最好的“尖儿”。贾府这些人天天山珍海味吃惯了,见到刘姥姥这些非常天然新鲜的蔬菜,自然是非常喜欢。

之后,因为贾母要见见这位农村来的老亲戚,刘姥姥的待遇一下子就升上去了。而且,她还尝到了一道被后世许多美食家们推崇的茄鲞。

关于这道茄鲞制作的复杂程度咱们就不细说了。有人觉得,曹雪芹写这道菜是想说贾府人有多么多么会吃。

其实恰恰相反。茄子本来就是茄子。茄子应该吃出茄子味来才是茄子。正如同刘姥姥带来的这些天然果蔬一样,什么样的美食最好吃,就是那种纯天然的啊。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美食就是直接从秧上摘下来的黄瓜、西红柿,根本就不用洗,衣服上一擦,咔嚓咔嚓吃起来,这才是大快朵颐。

再反观那道茄鲞,除了工艺复杂,发誓让人“吃什么不像什么”之外,不就是想告诉别人,这道菜,你普通人是消受不起的吗?

所以说,成由节俭败由奢。曹雪芹其实是用“茄鲞”这道菜来告诉大家,贾府已经不是当年的贾府,外强中干,无论再怎么包装炮制,都改变不了其即将衰败的命运。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7)

那么再反观前面两次大餐,其实都有深意。

有人说,黛玉的《螃蟹咏》是暗讽薛宝钗。其实暗讽倒不一定,但是暗喻一定是有的。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形容的就是宝钗。不但是她的外型,还有她将来的命运——桂拂清风菊带霜。

再看史湘云。他的典故是蕉叶覆鹿。虽然黛玉曾经用这个典故揶揄过探春,但其实这个“鹿肉烧烤”的标签,是给湘云量身定做。虽然她自己说是真名士自风流,可是这被烤着的滋味,恰恰暗喻了她将来一定有水深火热的日子。

那么林黛玉呢?其实她是什么都不喜欢吃的。但是,宝玉有一道喜欢的菜,是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而黛玉恰恰欣赏李商隐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所以这道莲叶汤就是对黛玉命运的暗喻。当时宝玉点这道汤的时候正是在病中,正是要说明他与黛玉同病相怜。

黛玉和宝钗湘云(红楼梦中三道菜)(8)

(《红楼梦》中“三道菜” 暗喻哪三个女子的结局?)

《红楼梦》里薛宝钗究竟因何原因没有继续参选进宫?

《红楼梦》里王夫人为何以整治淫乱为借口大肆查抄?

明代清官海瑞究竟有几个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