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杂剧是宋代的一种戏剧形式,由唐参军戏和歌舞杂技发展而来。北宋时期,杂剧既是各种技艺(如滑稽戏、傀儡、皮影、说唱、歌舞、杂技、武术等)的泛称,与散乐、百戏意义相同,又作为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列入各种技艺之中演出,亦可作为单独节目演出。
杂剧兴起于北方,北宋时已很流行。在汴梁的瓦子勾栏中已有较大型的剧目《目连救母》杂剧的表演。南宋时,杂剧在各种技艺的演出中已处于主要地位。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载:“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宋杂剧的表演结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开场的小段,名为艳段,表演情节较简单的日常生活熟事;第二部分是正杂剧,表演情节较复杂的故事,是演出的主要部分;第三部分是散段,又称杂扮,是一种打闹嬉笑或夸张、滑稽性的表演。
宋杂剧已初步形成角色体制,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装旦等角色。宋杂剧可分为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和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前者不用音乐或音乐很少,后者则以音乐贯穿全剧。宋杂剧的音乐主要吸收了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宫调以及各种流行词曲的曲调。
如《崔护六么》《莺莺六么》《王子高六么》等杂剧采用了《六么》大曲的曲调,《诸宫调霸王》《诸宫调卦册儿》等杂剧采用诸宫调的音乐,《藏瓶儿法曲》《孤和法曲》等杂剧采用了法曲的音乐,《三姐黄莺儿》《买花黄莺儿》等杂剧采用了词调《黄莺儿》的音乐。宋杂剧不仅有歌唱,也有乐器伴奏。如表演结束时乐工演奏的乐曲叫“断送”,演奏者叫“把色”。
何谓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元曲、北杂剧。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体裁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元杂剧的角色有正末、正旦、净等。表演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
曲是歌唱部分;宾白是语言部分,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科是“科范”(或科泛)的简称,属动作表演部分。全剧只能有一个角色主唱,由正旦(女主角)主唱的叫“且本”,由正末(男主角,后叫“生”)主唱的叫“末本”;其他角色只有宾白和科,偶尔唱楔子。
元杂剧的旋律一般采用七声音阶,风格比较刚健豪放。主要伴奏乐器有鼓、笛、拍板和锣等。元杂剧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王实甫和乔吉甫也占有重要地位,常与关、马、郑、白并称“元曲六大家”。
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等,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王实甫的《西厢记》,乔吉的《两世姻缘》《金钱记》《扬州梦》等。这些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音乐史上影响很大,有不少作品改编后至今尚流传在戏曲舞台上。元杂剧的歌唱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不少知名演员都是出色的歌唱家。如名重一时的珠帘秀梁园秀、陈婆惜、金莺儿、米里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