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在湾区的位置和地位(大湾区城市进化论)(1)

作为曾经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中山一向给人一种"小而强"、虎虎生威的感觉。不过最近两年,中山的发展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根据最近公布的广东省各市2019上半年GDP情况,广东上半年GDP突破5万亿,实际增速为6.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圳和广州两市的GDP处于第一梯队,分别为12133.92亿和11755.54亿元,佛山和东莞超过4千亿,惠州、中山、茂名、珠海、湛江、江门和汕头市的半年GDP超过千亿。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实施,湾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普遍优于预期。增幅在7%以上的深圳、广州、珠海、肇庆、阳江等5个城市之中,4个为湾区城市。佛山、东莞增幅均为6.9%,表明大湾区的建设为湾区内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但是,中山的增幅却只有0.9%,排名全省倒数第一,令人愕然。

中山在湾区的位置和地位(大湾区城市进化论)(2)

1,从数据来看,中山近些年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去年上半年,中山GDP增速为6%,多项主要数据已经在珠三角9市中垫底。2018年中山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32.7亿元,增长5.9%,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项细分指标均亮起了红灯。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23亿元,增长4.5%;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5.23亿元,增长0.8%;全年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7.89亿元,下降3.8%。

2018年,中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5.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下降16.4%;集体投资增长4.2%;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下降3.0%;私营个体经济增长3.2%;民间投资增长5.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3%,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0.3%。

中山到底怎么了?

对于中山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中山市领导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分析:一是稳增长压力加大。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三是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四是体制机制束缚有待突破。五是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六是公共服务还有短板。七是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八是干部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中山在湾区的位置和地位(大湾区城市进化论)(3)

2,中山的制造业转型比佛山更难

作为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之一,中山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在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处于爬坡越坎阶段,新动能未能真正挑起大梁。

中山的产业经济与佛山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带有镇域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深刻烙印。中山的制造业企业,一直面临"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中小微企业。中山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比佛山更为明显,中山的传统产业转型也比佛山更难。

以2018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为例,深圳有40家,广州23家,佛山14家,东莞5家,珠海、汕头、江门各3家,中山、湛江各2家,惠州、汕尾、茂名、揭阳、云浮各1家。中山上榜的两家企业分别为大洋电机和木林森,均排名靠后。

而最近几年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经济现象是,实体经济难,民营实体经济尤为困难,而民营中小微实体经济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中山大量的民营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遇到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等共性难题,成为了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瓶颈。

中山的工业增长从2017年11月就开始回落。2017年1-10月,中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一个月之后,滑落至2.5%。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三类企业均出现明显下滑,分别从增速7%、8 .7%和8 .3%下滑至2 .2%、3.3%和2.6%,工业销售产值出现明显下滑,从增速9.7%下滑至4.5%。

这些数据都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山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中山在湾区的位置和地位(大湾区城市进化论)(4)

3,中山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应继续放在制造业上

制造业是中山经济的支柱,中山过去的发展靠的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也应该继续放在制造业上,并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动力、实体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最近几年,中山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数量的一直在稳步提升,这将会为中山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蓄力。

仅仅去年一年,中山就吸引了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部、哈工大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中心、中山—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创新中心、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落地,中山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456家。

中山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一直在稳步增长。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69家,总量超过2300家。

中山将会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并通过引入重大创新平台和知名高校的科研院所,支持企业研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中山还将大力发展健康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起点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

4,深圳往西,中山往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中山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山要走出当前的低谷,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更长远的谋划来考虑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山近年来耗资千亿布局内通外拓的交通网络,同时在轨道交通方面实现了不少突破。2018年,深中通道全面动工,广中江高速、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西环高速(含小榄支线)、香海高速、南沙港铁路等有序推进,这些都将为中山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将"积极推动环湾布局向东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也是中山顺应湾区城市发展规律的选择。其中包括两个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是坚持将东部沿海片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建设,从市级层面通盘考虑东部沿海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顶尖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二是完善马鞍岛城市设计、片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力争把马鞍岛打造成为新时代代表中山参与大湾区分工和建设的战略平台。

中山环湾布局向东发展与深圳西部遥相呼应,深中通道开通后,两个城市进一步连接,这给中山所带来的利好不应该只是房地产。中山应当利用好这一条通道,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吸纳和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资源,争取更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助推中山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山在湾区的位置和地位(大湾区城市进化论)(5)

希望中山在大湾区利好战略下,重振雄风,未来更美好!

,